波蘭、匈牙利、東德
按:今年11月9日是柏林圍牆倒塌20周年紀念。當年我身在星洲日報國際新聞組,工作上的需要,寫了一系列有關這個歷史性事件的報導。趁著這個紀念日,將在柏林圍牆倒塌前後寫的報導張貼部落格上。
柏林圍牆的倒塌,解除了各國人民交流往來的嚴格限制,商品和資訊交流獲得開放,世界格局巨變。因此遠在亞洲的我們也深受影響。冷戰結束,經濟改革興起,對抗與核大戰陰影,由市場經濟和全球化取代,多少億的人口納入世界經濟體系,許多人才有機會脫離貧窮。
因此,1989年11月9日這個日子值得紀念。
為報導1990年波蘭總統選舉,我來到波蘭人民造反急先鋒,團結工會發源地格但斯克。站在列寧造船廠遇難工人紀念碑前,拍下照片。團結工會在此首開第一炮,掀起東歐變天的序幕。
在華爾沙的領導下,波蘭格但斯克列寧造船廠工人掀起造反運動,為波蘭的民主犧牲流血,帶動整個東歐改變了面貌。
在1990年嚴冬,筆者冒著零下氣溫,站在遇難列寧造船廠工人紀念碑前。
波兰首先突破
东欧共产党像骨牌一般失去长久以来的一党专政地位,最先是发生在波兰。
波兰人民早在1980年便在华尔沙领导下,掀起工人造反运动,公然反抗共产党政府。团结工会成为苏联集团国家内第一个独立工会。虽然面对军法统治的压制,成千上万会员遭逮捕,团总在人民的支持下,却一天天壮大,最后共产党政府被迫取消军法统治,让团总合法注册。经过多次谈判,波共同意在6月4日举行反对派首次获准参加的自由选举。几乎所有由团总派出参选的候选人都中选。
11月29日,波共结束40年来一党专政,波兰出现一个由团总领导的联合政府。团总的马佐维斯基成为东欧集团第一个非共总理。波兰能顺利地避开危机与流血,团总领袖华尔沙与波共前党魁雅鲁泽尔斯基两人居功不小。他们都能以务实态度,互相退让,促进波兰这项历史性的演变。匈共脱胎换骨
匈牙利的变色与波兰略为不同。波兰是以党外压力为主,匈牙利却是从党内的蜕变开始。最后匈共脱胎换骨,放弃奉行几十年的马列主义,改为社会党。匈共的改革是由党内激进派领袖波吉斯领导的改革势力推动。2月间,共产党中央委员批准匈牙利推行多党制。4月时,党内改革派要与死硬派划清界线,即使党分裂也在所不惜,最后导致前党魁卡达尔失去一切党职,1956年匈牙利人民起义领袖纳吉获得平反。
党於4次补选败给反对派组织后,匈共大会於10月7日决定修改党章,放弃传统的马克思主义,主张实行自由市场经济和国会民主制度,党名改为匈牙利社会党。於是,国会建筑物屋顶上的红星被取下,旗帜上的镰刀铁锤被删除。匈牙利改变了颜色。為自由付出寶貴的生命。19年前一個寒冷的冬天,我在柏林圍牆地區,默默觀看這些十字架。為投奔自由,不少東德人死於東德警察的槍下。东德人民冲破围墙
东德人民的造反最戏剧化,最引人注目,尤其是柏林围墙的倒塌,是本年度最轰动的世界重要新闻。东德共产党领导人,一向坚持正统共产主义,态度保守强硬。然而,从8月开始,东德人民开始以实际行动反抗德共领导人。虽然长期被剥夺通过投票箱选举领袖的权利,但是东德人民毅然改用“两只脚投票”,成千上万东德人抛弃他们的家园,冒着危险、冒着禁令,千方百计地要逃往西德。这等於是对德共领导人投下不信任票。逃亡人数如滚雪球般,越来越多,造成东德人才大量流失。许多学校、医院、商店关门,经济深受打击。德共领袖被迫大力呼吁东德人民不要逃离国家。他们大声疾呼:“我们需要你们!”可是,东德人民却不要他们。
在10月7日,东德庆祝立国40周年,前德共党魁昂纳克颂扬正统共产主义,表示不会推行改革时,东德各大城市爆发示威,发生警民暴力冲突,许多人被捕。东德人民的造反运动如暴风骤雨,蔓延之快,令共产党领导人束手无策。短短一个月内,示威群众的声势从几千人、1万人、增加至10万人、50万人、100万人之众。人口才1千600万的东德,爆发这么庞大的示威,可见东德人民造反运动声势之浩大。
掌握大权18年的昂纳克终於在10月18日黯然下台。较年轻的德共领袖克伦茨继承他的职位,企图力挽狂澜,挽救德共。克伦茨进行一项大赌博,於11月9日宣布令全世界震惊的决定,开放有28年历史的柏林围墙,让东德人民首次享有自由前往西德的权利。两百万东德人涌进西德,无比兴奋激动。然而,这个策略无法挽救共党领袖的厄运。20万共产党党员退党,几十万共产党基层党员示威,要求调查党领袖滥用职权和贪污,结果国会通过废除共党一党专政的宪法条文,取消党领袖不受刑事调查的特权条文。前党魁昂纳克於12月3日遭开除党籍,12月5日遭软禁,以待面对贪污舞弊等刑事调查和审讯。
克伦茨与党政治局和党中委会全体成员於12月3日辞职。3天后,克伦茨下台,辞去国家主席职位,自由民主党领袖格拉赫取代他的职位,东德出现首位非共的国家首长。同时,政府与反对党达致协议,宣布在次年5月6日举行自由大选。党召开特大,选出41岁的吉西当党魁,他宣布党与已破产的斯大林主义彻底决裂。(待續)
(1989年12月12日)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