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马中经贸关系. Show all posts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马中经贸关系. Show all posts

Tuesday, December 29, 2009

高文寬參贊談〞三會〞

讚馬中商會做得好

臨別前,高文寬參贊夫婦(前排中)與馬中經貿總商會領導人歡聚一堂。


高文寬參贊(右)與中國駐馬大使館的顧景奇參贊出席商會舉辦的歡送會。


中國大使館商務參贊高文寬盛讚《馬中經貿總商會》在過幾年,對中國推動的〞三會〞作出很大的貢獻。

在歡送高文寬參贊的晚宴上,高參贊特別提到馬中經貿總商會不斷努力,推動東博會、廣交會和馬交會這〞三會〞 的發展。

高參贊說,南寧的東盟博覽會、廣州的廣交會進口展覽館,以及在吉隆坡舉辦的馬來西亞中國進出口商品展覽會,是新的事務,新的工作項目。馬中經貿總商會把三項新推出的會展,當作自己的事辦,並力求把事情辦得好 。

他說,2004年馬來西亞中國進出口商品展覽會開始在吉隆坡舉辦,至今已舉辦了六屆的展會。今年在吉隆坡國際會展中心舉辦的第六屆馬來西亞中國進出器商品展覽會,聲勢大,效果好。

高文寬參贊在馬服務四年多,下個月將調任中國駐泰國大使館商務參贊。在他離開我國前夕,馬中經貿總商會設宴歡送,歡聚一堂,回顧過去幾年來雙方緊密合作,推動馬中經貿關係的發展。

高文寬參贊提到的〞三會〞的確是馬中經貿總商會多年來的重點工作。馬中經貿總商會把〞三會〞當作自己的事來辦,高參贊這句話,說得一點也不錯。

在晚宴上,高參贊與筆者親切交談。他說,今後,中國在馬來西亞的投資將會大幅度增長,尤其是大項目的投資。他特別提到東馬的姆魯水力發電站和砂拉越的紙漿廠。此外,中國企業獲得參與建造馬來西亞的高檔公寓、鐵路與橋樑基建工程。他指出,互信的增強,限制的解凍,通過項目談判,中國的投資將快速增長。

從他的言談顯示,儘管他即將調往他處任職,他仍然關心馬中經貿關係的發展。


第三屆馬來西亞中國進出口商品展覽會的開幕儀式。右二是高文寬參贊。

前首相阿都拉巴達威出席第三屆南寧東盟博覽會,參觀馬中經貿總商會的展位,與丁錦清祕書長親切交談。

在南寧東博會參展的馬來西亞白咖啡。

在馬中經貿總商會的組織下,馬來西亞廠商到廣交會參展,為我國產品打市場。

南寧東盟博覽會馬來西亞館。


商會領導人出席第101屆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


Friday, December 18, 2009

苗族姑娘到吉隆坡

跟隨企業〞走出去〞

貴州苗族姑娘在展會上向參觀者講述苗人的銀飾文化,推銷苗人銀飾品。

苗族姑娘身上的銀飾品重量超過兩公斤。

苗族姑娘頭上的銀牛角,顯示苗人對牛的崇拜。


中國貴州的苗族姑娘來到吉隆坡。她們身上佩戴精美的銀飾品,引人注目。

她們不是來我國旅遊觀光,而是來參加第六屆馬來西亞中國進出口商品展覽會(微型廣交會) ,推銷苗人傳統的銀飾品,找尋苗銀商機。展位上擺出大大小小,各式各樣的苗人銀飾,造型繁多,玲瓏精美。

隨著中國市場經濟 的發展,貴州苗人走出大山,靠他們傳統的打銀工藝和文化,到大都市找生活。如今,中國企業受鼓勵〞 走出去〞,貴州苗族姑娘跟隨中國企業,來到吉隆坡,展示苗人的打銀工藝文化。

第六屆馬來西亞中國進出口商品展覽會與投資洽談會於2009年12月17日至20日在吉隆坡國際會展中心舉行,參展的攤位達500多個。其中200多個展位是來自中國福建省的中、小型企業。本屆展會的參觀人次比上一屆有大幅度增長,超過了一萬人次。

在中國政府大力鼓勵企業〞走出去〞的政策下,除福建省外,貴州和內蒙古也有不少企業前來參展。他們在政府的資助下,來到馬來西亞,尋求商機,同時促進中國與東盟的經貿關係。

中國商務部與《馬中經貿總商會》攜手合作舉辦吉隆坡《微型廣交會》,規模一年比一年大。這顯示,中國堅持有計劃、有目標、有步驟、有力度地推動加深中國與我國,以及中國與東盟的經貿關係。

隨著商貿的發展,人民相互往來日益頻密,少數民族也走出國門,向外界展示他們的文化與產品。相信這種發展趨勢將為本地區帶來穩定、和平、友好和雙贏。


Thursday, December 18, 2008

”迷你广交会“吉隆坡开幕

王俊文:共同抗擊金融海嘯


國際貿工部拿督劉偉強副部長(左二)、劉健大使(左三)、王俊文主任(左四)、馬中經貿總商會會長拿督楊天培(左五)出席第五屆〞迷你廣交會〞開幕儀式。

中國廣交會在吉隆坡舉辦的第五屆〞迷你廣交會〞今早在吉隆坡會展中心開幕。

中國對外貿易中心主任王俊文(左)致開幕時說,中國願意與馬來西亞和東盟各界共同合作,抗擊金融海嘯產生的嚴重後果。

他說,當前全球遭遇金融海嘯,巨大影響力沖擊各國經濟。中國希望通過這次展會與朋友們進一步加強聯系與交流,面向未來、開展多種形式的合作,共闖難關,開創經貿合作新局面。

〞第五屆馬來西亞中國進出口商品展覽會暨投資洽談會〞(簡稱〞迷你廣交會〞)吸引了一百多家中國企業和93家馬來西亞企業參展。此外印尼等東盟國家的企業也參加展出,以促進東盟與中國,以及東盟各國之間的商貿關係。

中國駐馬大使劉健、馬來西亞國際貿工部拿督劉偉強副部長和中國對外貿易中心主任王俊文在開幕儀式上致詞。馬中經貿總商會會長拿督楊天培和馬來西亞中華工商聯合會總會長鍾廷森也出席開幕盛會。

中國對外貿易中心的王俊文主任說,在展覽會期間,還將同時舉辦三場研討會,其中一場是〞如何應對金融海嘯帶來的經濟危機〞。另兩場研討會的主題分別是〞東盟市場及投資環境介紹會〞和〞知識產權的重要性研討會〞他希望通過這些研討會達到拓寬企業視野,增加信息交流,拓展貿易和投資機會的目的。

中國駐馬大使劉健致詞。

來自印尼的企業參加展出。

Saturday, April 19, 2008

王赓武:中国乐见东盟强大


海外華人學者王賡武──

中國希望看到東盟更加團結、強大,以及在國際事務上能扮演更重要角色,發揮更大的影響力。中國知道,支持東盟,與東盟友好,符合中國的利益。目前中國把東盟視為可靠的、長期的朋友。

這是著名海外華人學者,新加坡國立大學東南亞研究所所長王賡武教授在八打靈雙威大學學院發表專題演講時提出的看法。王賡武教授是在該學院主辦的〞名人大講堂〞上向本地學者、政、商界人士發表演說,講題是〞瞭解當今的中國經濟變革〞。

王賡武教授分析中國對東盟態度轉變過程。他指出,十多年前與今天,中國對東盟的態度迥然不同。今天的中國對東盟十分友善,即使中國對東盟國家的貿易年年逆差,中國也樂於接受,沒有埋怨責怪。

有意保持貿易逆差

他說,在不到十年的時間,日本和韓國迅速地抓緊機會,到中國投資。他們清楚知道,到中國投資的好處,要盡量地利用。日、韓的企業財雄勢大,帶著他們的科學技術,毫無顧慮地進入中國,充份利用中國的低廉勞動力,也利用中國低廉又半熟練或熟練的勞動力。有些人認為,日本經濟的復甦是因為日本抓緊到中國投資發展的機會。

他說,日本和韓國的經濟勢力強大,尤其是日本。他們的企業有能力進入中國,並從中獲益。他們不用擔心,有強大的勢力可以與中國方面討價還價。歐洲國家的經濟也強大,也具有這種勢力。

但是,東南亞國家就不一樣了。在這個地區,有這種勢力的企業,可以不用擔心地進入中國並受惠的企業,數目不多。東南亞國家的企業多數沒有像日本和韓國企業的那種條件。

然而王教授指出,東南亞的小國沒有那種勢力,但他們的處境和地位卻相當微妙。

他說,十分有趣地,中國卻有意識地對東南亞國家另眼相看。迄今中國一直盡量使她與東南亞國家的貿易保持極大數額的逆差。中國是有意地保留這種貿易逆差。只要中國與美國的貿易繼續保持順差,中國就樂於保持與東南亞國家貿易逆差的狀態。從東南亞國家的角度來看,這對他們沒有損害,是挺好的。

保持友好 不用操心

他說,中國也認識到,一個團結的東南亞,在政治上對中國是有利的。因此,過去三年來,中國盡最大的努力,與東出亞國家友好。實際上,這完全符合中國的利益。對局勢經過深入分析後,中國得出結論,如果她能確保東南亞國家不納入反華集團,進行圍堵中國,那麼東南亞國家對中國並不構成威脅。中國可以在東南亞地區找到朋友,同時是長期的朋友。中國要確保東南亞國家保持與中國友好,從而她不用擔憂這個地區。

王賡武教授說,原因在於,在中國的東北面和西北面,中國都面對巨大的問題。甚至在西南與巴基斯坦和印度交接處,以及面對阿富汗與中亞細亞的這一邊,都存在大問題。中亞地區國家的局勢十分不穩定。中國人十分清楚。當中國把她周邊地區的局勢作個比較,她發現,東南亞可能是對中國最友善的地區。這地區能威脅中國的風險最微弱。所以致力於使東南亞國家對中國感到滿意,是符合中國的利益。讓東南亞國家滿意中國,以便中國不用操心這個地區。

王教授相信,中國是在大約10年前,開始看出這個形勢。以前,他們是生活在冷戰的陰影之下。冷戰時代,東南亞國家分成親共和親西方兩大陣營。中國對親西方的國家的猜疑大,極不信任。他們對整個東南亞地區的發展,並不真心讚賞。人們記得,他們在南中國海課題上,與東南亞國家爭論不休。然而10年前,爭論停止了,他們不再爭論了。

瞭解兩件事

他說,這10年來,中國態度完全改變了。這是因為中國明白了兩件事。兩件十分重要的事。

第一是,他們發現,東盟並不如人們以為那樣軟弱無能。東盟雖不是一個組織嚴密的強大機構,但是東盟卻能夠使這個地區保持和平穩定。過去10年來,東盟10國之間雖然不是經常和諧友好,但至少他們能夠進行對話,大家坐下來開會討論,設法解決問題。甚至東盟還能充當排難解紛的角色,為其他國家提供場所和機制,協助解決紛爭。結果,東南亞地區的衝突和紛爭減少了。

第二是,東盟無從與歐盟相比,東盟的經濟勢力太弱了,但這不成間題。正是由於東盟不是很強大,所以它絕對不會對中國構成威脅。因此中國知道,全力支持東盟是符合中國的利益。

王賡武說,20年前與今天的情況完全不同。20年前,中國對東盟的猜疑心很重。事實上,當時東盟成立時,是一個反共組織,獲得東南亞所有反共國家的支持。今天,東盟十國各自為政,但對中國十分友好。如果他們能更加團結,對中國十分有用。

他說,過去幾年,我們看到中國再三地表示,她希望東盟更成功,更有作為。中國對東盟很有耐心,雖然東盟在國際事務上沒有積極發言和充份發揮作用。東盟沒有發出一致的聲音,東盟只是口講,辦事卻差強人意。

王賡武指出,東盟對中國友好,雖然東盟處理事情不是十分有效率,這是事實。但歸根結底,東盟一直對中國友好。

王教授認為,中國希望東盟辦事能更有效率,能做更多事,希望東盟能在國際事務上發出更強烈的聲音,發揮更大的作用。這是件十分有趣的事。中國也希望東盟在國際上的言論能對中國有利。這一點東盟國家應緊記在心。

2006年 6月

Sunday, April 6, 2008

马中相互投资 成功案例不少

陈财和副部长--

(第25期《馬中經貿》內容介紹)

广州展览公司总经理刘建军(左)赠送纪念品给马来西亚中小型企业总会执行董事陈运涛(右),中间是陈财和副部长。


马来西亚国内事务部副部长拿督陈财和说,马中两国企业的相互投资,取得隹绩的成功案例不少。

陈财和副部长是在《中国与马来西亚中小企业交流会》上,向与会者简明地介绍马中两国企业在对方国家进行投资的成功事例,并强调马中两国经济互补性强,两国应进一步加强相互投资。

与此同时,陈财和副部长在演词中呼吁中国企业进军马来西亚,在马来西亚政府新近推出的几个经济特区投资。

陈副部长首先指出马中两国的相互投资於20077月再跨前一大步,中国与马来西亚达成联营协议,共同承建马来西亚槟城州第二大桥。在此协议下,中国首开先河,为马来西亚提供最大笔的单一海外融资,以优惠利率提供8亿美元,融资兴建槟城第二大桥。

中企业投资大马

陈财和副部长说,根据中国驻马大使馆数据,目前有逾90家中国企业,在大马投资设厂或成立联营公司。

接着他向与会者介绍中资企业在马投资取得隹绩的案例。

他说,有不少中国企业相中大马为东南亚业务发展基地,寻求更广扩的市场。例如,华安国际(Hua An International透过倒置收购方式,于2007323日上市大马交易所主板,成为我国历年来首只红筹股。新股超额认购高达21倍,股价挂牌首日大涨53%,深受投资市场欢迎。

陈副部长认为,随着华安国际成功上市,相信将激励更多中国企业陆续前来大马上市。

他又说,近年来中国家电海尔(Haier也到大马发展 : 海尔于2002年踏足大马家电市场,目前在全国设有六家办事处。过去四年,海尔销售额年增长率达40%,展望今年可突破1亿令吉,以在2010年成为大马3大电器产品品牌之一。

此外,中国最有价值品牌之一美的集团TCL集团,今年也通过大马代理商Scott & English电子,开创大马市场,展现价廉物美的魅力。

马企业投资中国

在此,他也为与会者简单介绍大马企业成功进驻中国,并取得佳绩的个案。

(一)百盛商业集团(Parkson借着中国快速掘起为全球最大零售业之一的优势,在中国26个城市开设40家分店,并放眼未来5年增至100家,在中国消费市场稳占一席位。百盛集团在2005年上市香港交易所,当时每股发售价仅9.80港元,现已攀升至逾60港元!:

(二)大马第三代华裔拿督古润金,1994年赤手空拳到中山开创直销业。逾10年后,完美日用品有限公司(Perfect (China ) Co Ltd 已成为中国三大传销钜头之一。完美年销售额逾40亿元人民币,每年在中国缴税高达3亿元人民币。截至去年,完美公司已在中国投资15亿元人民币。

(三)大马最大华裔银行集团大众银行(Public Bank,去年以45亿港元收购香港亚洲亚洲商业银行,藉此进攻中国金融市场。大众银行展望,今年底在中国和香港的分行将达到70家。

(四)我国挂牌公司,污水处理老大实康(Selcom,还计划到中国上市,以融资拓展业务。

陈财和副部长最后说,两国厂商有许多相同相通的背景和文化,彼此容易互相欣赏和合作。 双方应加紧推动经贸投资合作, 为两国的多方面合作铺好平台, 利及官方和私人界。

20081

中國寧夏自治區的的企業到吉隆坡參加展出。

Saturday, April 5, 2008

中國來馬投資 可學淡馬錫經驗



(第25期《馬中經貿》內容介紹)

馬來西亞中小型企業總會祕書長李得民(右)說,中國鼓勵企業走出去,進軍海外市場,走到馬來西亞,可學新加坡淡馬錫投資公司的經驗。

他說,馬來西亞中華工商聯合會總會長鍾廷森十分關注中國企業走出去的動向,並認為現在中國的外匯儲備金強大,可以像新加坡那樣,組織有勢力的投資公司,進軍馬來西亞。

馬來西亞中小型企業總會祕書長李得民是1214日於吉隆坡舉行的《中國與馬來西亞中小型工業交流會》上,發表他的看法。

中國來馬投資剛起步

在交流會上,中國記者問道,目前在馬投資的中資企業數量有多少?在馬外資總數當中,中資所佔比例是多少?

針對這個問題,李得民說,中資企業到馬投資與其他外資的對比,今後會顯著增長,雖然目前中國在馬來西亞的投資才剛剛起步。

李得民說,他手頭上一時沒有在馬中資企業的準確數據。不過,他說,日本、新加坡、美國和歐洲是到馬投資最多的國家 ,接下來是排到中東地區的阿拉伯國家。中國在馬 的投資是排在這些國家之後。

不過他指出,中國來馬投資是剛剛起步,因為中國本身的國內市場正在蓬勃發展。中國有很多龐大的發展計劃,除了推動沿海地區的發展 ,還要推動內陸地區的發展。

馬來西亞在1988—1997 期間,也出現這種情況,當時國家經濟蓬勃發展,使到我們沒有欲望走出去,到國外投資。

他接著說,但是今天中國經濟勢力強大了。他認為,中國的外匯儲備強大,已具備條件,可組織勢力雄厚的投資公司,走出去,到海外投資發展。

李得民說,最近馬來西亞中小型企業總會與馬來西亞中華工商聯合會總會長鍾廷森討論和分析這個問題。大家認為,中國的外匯儲備很強,可以像新加坡那樣,組織有如新加坡的國有投資公司淡馬錫控股有限公司,到馬來西亞投資和到世界各地進行投資。

馬大企業走出去

他說,鍾廷森會長十分關注中國組織有勢力的投資公司,走到大馬投資的動向。

李華民說,新加坡的淡馬錫公司到馬來西亞投資,買了我們的銀行,買了馬來西亞的高樓大廈,買了我們的大酒店。新加坡已做了,中國也可以 這樣做。

李得民指出,買下了外國的公司,就擁有這家公司的主導權。那麼你就有權影響這家公司的採購活動,從而為本國的中小型企業帶來商機,對本國的中小型企業起扶助作用。

李華民也向與會的中國中小型企業人士反映馬來西亞在這方面的動向。他說,馬來西亞在1999年到 2000年就在探討國家的前景和企業走出去的問題。

他說,馬來西亞的智囊團為政府擬定了一份文件,指出未來的發展方向。文件指出,我們必須走出去,我們的大企業不應只留在國內,與我們的中小企業在國內市場競爭。我們的大企業必須邁向海外。

李得民說,因此,從2004年開始,馬來西亞的國家石油公司,我們的國民企業,馬來西亞的電訊公司,我們的能源公司,都已經走出去,到海外投資。我們在越南、在柬埔寨、在非洲等進行投資,在海外建基礎設施,建發電廠等。

到華投資 應有新思維

在交流會上,一名中國記者(左)提出另一道問題。他想知道,有哪些馬來西亞的優質企業可以到中國進行投資?他們具有什麼優勢?

針對中國記者這一提問,李得民精簡地指出我國企業到華投資需要轉型變化。他認為,2006年是馬來西亞企業到中國進行投資的一個分水嶺。

他說,在2006年之前,馬來西亞到中國投資主要是因為在中國進行生產的成本比較低。2006年之後,要到中國投資的我國企業必須要有新的思維,和新的投資方向。

他說,以前到華投資是由於在中國生產成本比較低,要用這方面的優勢,因此就在紡織業和鋼鐵業這些製造業方面投資發展。現在,生產成本優勢已變,而必須探討新的投資方向。

他說,2006年過後,到華投資應重視技術轉移,開發中國的優勢資源,提升產品的附加價值,使產品增值。

他舉出世界著名運動鞋企業Nike 為例子進行說明。他說,Nike 並沒有工廠,它僅有一個思維。它到中國選定10家到 20工廠,然後把它們組織起來。Nike 有很好的行銷策略,生意量大。李得民說,採用這方法到華進行投資頗為有效。

廣交會當局正面評價

此外,李得民說,開發中國旅遊景點,在軟體方面進行投資,也是個發展的方向。他舉出馬來西亞一家上市公司為例子。這家公司到上海投資旅遊景點取得令人滿意的成果。

過後,中國對外貿易廣州公司發表評論,給予這次交流會很好的評價。

廣交會當局的評論認為,這次專題會議內容豐富,富有成效。評論說,交流會為與會者提供專業的信息,受到與會者的普遍歡迎和讚賞。會上,現場氣氛熱烈,演講專家和聽眾互動,聽眾積極提問,充分顯示了廣大企業對相關專題的關注和熱情。

2008 1

Friday, April 4, 2008

双边清真食品贸易

不少障碍有待克服

(第25期《馬中經貿》內容介紹)



为推广清真食品市场会后刘小蕊副厅长(右)与查玛努汀博士(左)交换意见。


在清真食品研讨会上,与会者提出了马中两国双边清真食品贸易所面对的问题。他们认为双方必须正视双边清真食品贸易的障碍,采取步骤加以克服,以促进马清真食品进入中国市场,以及方便中国清真食品入口马来西亚。

冀中国政府协助

马来西亚土著制造商与服务业协会副主席阿都拉汉少校说,大家都知道中国的清真食品市场很大,问题在於马来西亚的中、小型企业如何才能打进中国市场。

马来西亚生产清真产品的中、小型企业要打入中国市场面对很大的困难。他们对中国方面的进口条例和手续并不很清楚,同时还有语言和文化上的隔阂问题。他在会上要求中国政府提供协助,成立一个机构,助马来西亚中小型企业的清真产品进入中国市场。

他以日本为例子,日本就有设立一个机构,专门协助要把产品运销日本的国外中小型企业。


阿都拉汉(上图)说,中国庞大人口当中有10%是回教徒,对HALAL的清真食品需求大。马来西亚有很多清真食品可以出口到中国,但如何才能让我们的中小企业生产的清真HALAL食品更简易地进入中国市场呢?他说,马来西亚的中小企业期待中国政府在这方面能提供协助。

他指出,马来西亚的清真食品要进入中国市场是十分困难的,有很多的阻挠,要有进口准证,必须符合中国的包装规格等等。

他希望在这次展览会过后,马中双方能签署谅解备忘录,承诺要互相协助,促进清真食品进入中国市场和进入世界其他地区的回教徒市场。

中国宁夏回族自治区商务厅副处长刘小蕊告诉与会者,宁夏自治区对清真食品已进行规划和管理,拟定完整的条规,方便外国清真食品入口。国外商家必须先了解条规和遵守必要的程序


进口商面对通关问题

另一方面,马来西亚进口商也在会上提出他们进口中国清真食品时所面对的难题。一位进口商说,马来西亚只承认中国两个清真食品认证机构,一个在北京,一个在宁夏。他希望马来西亚的有关机构派人到中国查核,让中国其他地方的清真产品的认证书也获得马来西亚的接受,方便中国清真食品的进口。

此外,他也指出,他的公司从中国进口拥有受承认的中国清真食品认证书的清真食品,但是产品进口时还是不能立即通关,还是必须填报许多表格进行申请,有不少麻烦手续要处理。

他说,照理已经有受承认的清真食品证书,就应省去这些手续,方便通关。但实际情况却不然。他希望马来西亚有关当局能重视清真食品进口商面对的间题。

马来西亚对外贸易中心的依萨说,目前马来西亚只承认中国两个地区发出的清真食品证书。今后,两国有关方面和宗教团体可继续接触讨论,以便中国其他地区发出的清真食品证书也获得认可。

2007 12

Thursday, April 3, 2008

开拓清真食品市场

马中探讨合作商机
(第25期《馬中經貿》內容介紹)

清真食品研讨会主席台上的嘉宾。右四是广州展览公司总经理刘建军,右三是中国宁夏商务厅刘小蕊。

中国清真食品要"走出去",马来西亚希望中国清真食品企业以马来西亚为跳板,打进国际清真食品市场。>

参加在吉隆坡举行的《清真食品研讨会》的马中两国代表,在会上表达这个愿望。

研讨会是配合中国商务部在吉隆坡主办《马来西亚2007中国进出口商品展览会暨投资洽谈会》而举行。

宁夏要走出去

出席会议的有广州展览公司总经理刘建军、马中经贸总商会秘书长丁锦清、中国宁夏商务厅的刘小蕊副厅长和马来西亚对外贸易促进中心和清真食品业的四名代表。研讨会由蔡文洲律师主持。

中国对外贸易广州展览公司总经理刘建军说,中国清真食品市场是个新阶段的发展。外国清真食品要进入中国清真市场,必须先了解中国回教人口结构和分布地区,消费习惯和当地的文化。

与此同时,中国宁夏商务厅的刘小蕊副厅长告诉与会者,宁夏的清真食品产业已蓬勃兴起,是具有特色的优势。

她说,宁夏自治区政府高度重视清真食品管理和清真食品产业的发展。宁夏清真食品要走出宁夏,要走出国门。目前出口到东南亚市场的宁夏清真食品主要是清真牛肉和羊肉。

马来西亚中国经济贸易总商会秘书长丁锦清在会上呼吁中国清真食品企业借用马来西亚作为跳板,把中国的清真食品推广至中东等地区的回教国家。

丁锦清指出,马来西亚成为一个清真Halal食品鉴定中心。马来西亚的清真食品认证机构深获中东国家信任,由马来西亚鉴定的清真食品获得中东地区国家的肯定。

马清真食品的优势

蔡文洲律师指出,亚洲是全世界回教徒最多的地区。马来西亚计划成为清真食品中心。马来西亚的清真食品HALAL标志和证书在回教世界中广获认可,享有很高声誉。马来西亚一路来与西方、中东和中国有密切关系,加上语言和宗教关系,可以扮演中介角色,协助中国的清真食品打进国际市场。

马来西亚国际清真食品展(MIHAS)的代表哈欣说 ,马来西亚每年举办的国际清真食品展(MIHAS)是当今世界最大的清真食品展销会。马来西亚希望中国的清真食品业前来参展,加速他们的清真商品进入中东市场。

马来西亚土族著制造商与服务业协会副主席阿都拉汉少校在会上指出,回教国家市场十分庞大。目前世界上的回教徒人口已高达18亿人,据估计,回教徒人口会快速增加,很快就会达到30亿人。与此同时,中东回教国家盛产石油,油钱滚滚来,他们有的是钱。

但他说,问题是如何才能进入他们的清真品食品市场,做到他们的生意。马来西亚和中国的、小型企业都面对这问题。

他希望双方进行探讨,寻求如何互相合作,互辅互助,共同争取国际回教徒市场。

马来西亚的查玛努丁博士在会上呼吁中国企业,携带他们的专业知识和工业技术,来马投资清真食品的上游和下游工业。他们可以与马来西亚人联营,在马投资饲料业、开设饲养牛、羊和鸡的农场以及食品加工业。马来西亚可通过发出清真食品证书(Halal),以马来西亚的品牌和马来西亚在世界各地回教徒地区的销售网络,协助分销和出口至世界上的回教徒地区。

他说,马来西亚已在国内9个州设立清真食品中心和在各个超级市场设立清真食品快餐连锁店(QSR),外国回教徒游客到马观光,将光顾这些清真食品连锁商店。在国际上,马来西亚也在多个国家的回教徒地区设立清真食品销售站和超级市场清真食品连锁快餐店(QSR)。


吉隆坡展覽會上的中國回族參展攤位。

Wednesday, April 2, 2008

吉林副省长访马

促進馬中經貿關係

陳偉根副省長(左)贈送一幅東北剪紙給拿督楊天培總會長。


中國吉林省副省長陳偉根今天(4月2日)率領一個33人訪問團到馬來西亞進行考察。馬來西亞中國經濟貿易總商會在吉隆坡設宴招待到訪的陳偉根副省長。

陳副省長在宴會上向馬來西亞商界人士介紹當今吉林省的經濟發展情況和投資環境。他希望馬來西亞企業界人士踴躍參加今年9月2日在吉林舉行的第4屆東北亞投資貿易博覽會。

中國駐馬大使館商務部的高文寬參贊在會上說,中馬兩國的雙向投資已高於往年。去年,中國企業到馬投資的金額為馬幣18.8億令吉(約5億美元)。預料今年中國到馬投資的金額會更高。而馬來西亞到中國投資的排名約居第15位。

高參贊說,中馬兩國的貿易關係已起變化,從過去的互補關係轉變成互相依托。例如,馬來西亞要輸出棕櫚油,而中國方則有需求,需要進口棕櫚油。兩國經貿關係形成互相需求。

馬中經貿總商會總會長拿督楊天培在會上說,馬中兩國的雙邊貿易快速成長。前年兩國的雙邊貿易額是370億美元,去年躍升到464億美元。從今年首兩個月的貿易數字看,今年有望達到560億美元。

賓主愉快交談。從左至右是陳偉根副省長、楊天培會長、高文寬參贊和古潤金名譽顧問。

Monday, March 31, 2008

第25期《马中经贸》已出版

第25期馬來西亞中國經濟貿易總商會財經雜誌《馬中經貿》已經出版。本期的封面主題是:銀行如何協助企業走出去?(How Banks Can Help Enterpries Go Global ?)

多位本地與外資資深銀行家受邀參加由《馬中經貿》舉辦的座談會,暢談銀行如何協助企業到中國開拓商機,以及分享他們進軍中國的經驗。

左為馬來亞銀行的的許漢真,中為渣打銀行的符麗霞,右是華僑銀行的趙汝德。

座談會的場面。

Wednesday, February 6, 2008

林毅夫:中国面对9大挑战(二)


挑战四:收入差距大

林毅夫教授说,第四个挑战是,中国的财富分配相当不均衡,接近拉丁美洲国家的情形。同时城乡收入的差距十分大,出现"城市像欧洲,农村像非洲"的现象。

他说,国际上衡量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基尼系数如果达到0.4,这个社会收入的分配已经十分不平均了。根据世界银行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的研究,改革开放前,中国的基尼系数是0.2 ,现在已经升到0.45了,到了可能造成社会问题的警戒线。

同时,中国的城乡收入差距也十分明显。城乡收入的差距不断在扩大。1984年,城乡 收入差距是1.8倍,现在中国城市居民的收入是乡区人民收入的3.2倍。中国是全世界城乡收入差距最大的国家。

在上海、北京和广州这些大城市,人均收入已达到6 千至 7千美元,超过马来西亚,但中国农村的收入非常低。实际上,中国目前的情况是:城市像欧洲,农村像非洲。

林毅夫说,中国面对第五个挑战是人口老化。

挑战六:改革未完成。

林毅夫说,中国改革进程未完成,这表现在中国银行体系相当脆弱,呆帐和坏帐的比率非常高。

他说,中国政府想方设法要减少银行呆帐,在90年代设立4家资产管理公司,为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和农业银行,中国4大银行处理了1万4千亿元人民币的呆帐。可是,过了几年,现在这4家银行又增加了1万亿元人民币的呆帐。每次拯救,政府都说,这是最后一次机会,但是最后的晚餐之后,还有宵夜,还有明天的早餐。

此外,林毅夫说,中国的股票市场弊端丛生,投机性特别大,泡沫特别多。这表现在换手率特别高,手上持有一张股票三个月,就算是长期投资。中国股票的换手率超过百分之五百,一张股票一年要换手多次,投机性特别强。操纵股市是非法,可是在中国,各种基金通过内线交易操纵股票市场,大家都知道,称他们在做庄。这种事十分普遍,尽管报纸天天在登,还是继续存在。

他说,没有健康的股票市场,对国家长期的经济发展,当然是不利。

他也说,除了垅断性企业之外,大部份国营企业还是继续亏损,需要府保护补贴,银行低息贷款,才能过日子。虽然中国的改革取得很大成就,但还有很多结构 、制度性的问题,没有解决。

林毅夫说,中国面对第七个挑战是市场竞争激烈,第八个挑战是低工业水平 。

挑战九:国际政治

林毅夫教授说,中国的崛起在国际上会遇到不少阻力和干扰。

他说,19世纪末,美国要超越英国,成为世界超级大国时,美国与英国的经济势力和经济成长速度相差不大,同时两者是同一种文化,同一种价值观,同一个政治体系,因此干扰和阻力就不这么大。今天,中国原本的经济势力与美国相差很远,现在这个不同文化的国家却以经济增长速度比美国快3倍至4倍的速度猛追美国,干扰和阻力自然多。

林教授以高速公路上的超车作比喻。他说,试想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我们看到后面有一辆24轮的大型货车,以你的3倍或 4倍的速度快速逼近你,内心会有什么反应。当然会觉得不安全。

他说,中国的情形就是这样。以这么快速的经济增长逼近发展国家,当然会令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这个超级大国感到不安。看到中国的崛起,有人会动员国内外的舆论,认为这是对现有国际大家庭接受的价值的一种挑战,制造干扰,甚至把中国妖魔化。

林毅夫相信,中国未来经济的发展,会有各种纠纷,各种争论不断出现,很难会有一个完全平静的国际环境。这是中国新一代领导人必须克服的挑战。

Tuesday, February 5, 2008

林毅夫:中国经济面对9 大挑战(一)



林毅夫教授--

北京大学的林毅夫教授2006年 5月底在吉隆坡针对中国当前的经济发展发表长达三个多小时的演说。林教授在演讲中深入浅出地分析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9 大挑战。

林教授认为,中国有能力克服这9 大挑战。他相信,在今后10年,甚至20年的期间,中国经济保持每年9 % 的增长率是无问题。他也预测,中国经济会在2015年赶上美国。

挑战一:通货紧缩

林毅夫教授指出,中国经济面对的首个挑战是通货紧缩问题。

他说,他在去年就预测,中国可能又要面对通货紧缩的问题。中国总理温家宝在今年元旦的报告中说,过剩的生产能力又再度出现,物价又要像1998年那样继续下降。

林教授说,2003年至2005年期间,中国基本上走出通货紧缩,不过如果仔细分析的话,中国走出通货紧缩的基础是不可靠的。他指出,这段期间,中国经济能够走出通货紧缩主要的原因是靠投资增长。

他说,中国的投资在2003年、2004年和2005年连续 3 年高速增长,分别是27.7%、25.8%和25%。这么大的投资增长造成投资过热和产能过剩的局面。

林教授打个有趣的比喻。这种情形好像是从冰箱里拿出一条冰冻的鱼,放在热锅上煎,结果一边已煎焦了,一边还是冷冻着,中间是不冷不热。

他说,连续3 年高投资增长造成建材需求大,钢材和水泥价格高涨。生产钢材和水泥需用大量电力和能源,造成能源石油上涨。中国又是个能源短缺的国家,必须在国际上进口大量的柴油、石油,造成国际油价大涨,国际钢材价格大涨。。

他说,根据中国的统计,中国四大类的价上涨,而其他的物价实际上还是继续下降。

他说,物价水平不断下降本身应该不是件坏事,但背后存在结构性问题,供应大於需求,每个企业的产能过剩,就会开工不足,就业减少,失业增加。企业的产能利用不足,这个企业的盈利就差,业务不好,就无能力还向银行借的贷款,银行的呆帐比率增加 ,就会导致金融危机。

因此,他说,政府就必须想方设法,帮助经济走出通货紧缩。

他认为,中国的通货紧缩是过度投资所造成,而不是由泡沫经济所引起,因此中国是有能力克服这个问题,并使经济保持快速增长。

挑战二:人均收入低

林毅夫说,第二个挑战是中国的人均收入低。

他说,过去27年来,中国经济增长速度非常快,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也非常迅速。但是,中国是从一个很低的起点开始。2005年,中国的人均收入只有美人的4% ,还不到马来西亚人均收入的一半。在2005年,美国的人均收入是$40,100美元,中国的人均收入仅有$1,730美元。

他说,即使从购买力平价的角度来衡量相比,中国人的人均收入也只有美国的15%。因此,与美国和欧洲等发达国家相比,中国人还是很穷。

他又说,衡量一个国 家的发展状况除了比较收入之外,还可用更全面的财富指标 来相比,不仅计算收入,还包括所拥有的天然资源土地、房子和资本。根据联合国的研究,2000年时,美国每个老百姓平均拥有的财富是$512,612美元,而中国每个人的人均财富总量只有 9,387美元。中国每个人拥有的财富只有美国人的1.8%。中国人的人均财富与美国的差距更大。人均收入是美国的4%,而人均财富差距还不到美国的2%。

因此,林教授认为,中国政府有义务和必须加速中国经济成长,尽快提高人民的收入。怎样加快提高人民收入,是中国政府尺临的另一项巨大任务。

挑战三:资源和环境

林毅夫说,中国要发展就需要使用自然资源。2004年时,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占全世界的10% 。在2004年,中国用了全世界12%的能源,用了全世界15% 的淡水,用了全世界28%的钢材,以及用了全世界50%的水泥。

中国必须加速经济发展,中国对自然资源的需求还在不断加速成长中。这里就有一个问题,就是使用能源的效率问题,国内生产总值增一个百分点,所消耗能源增加多少的指数问题。在2000年之后,中国的能源和电力使用指数超过一,中国的GDP每增一个百分点,能源电力的使用却超过一个百分点。

同时,中国的能源需求又在加速增加中,因此很多人怀疑,全世界是否有足够能源来支持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实际上,这两、三年来,国际油价所以会上涨得这么多,对中国未来的预期,是个相当重要的因素。当然除了中国之外,还有印度因素和伊拉克战争因素。

林教授说,此外,中国的发展还面对一个环境问题。一般上在开发的过程中,环境和生态都会受到压力,而中国在这方面所面临的挑战比其他国家大。

根据世界银行的研究,在90年代,由於开发引起的环境污染,空气污染,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有8%被浪费。中国科学院研究得出,在2003年,环境污染和对生态的破坏,造成GDP的损失已增至15%。

由於森林被破坏,水土流失,中国在90年代出现三次百年大洪水。有人认为,资源和环境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一个重大瓶颈。

挑战四:收入差距

林毅夫教授说,固然在过去几年,人民收入增长很快,确实每个人的生活水平都提高了,可是财富分配相当不平均。

国际上以基尼指数衡量一个国家的财富分配,如果达到0.4,这个社会收入的分配已经十分不平均了。根据世界银行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的研究,改革开放前,中国的基尼指数是0.2 ,现在已经升到0.45了,已经接近拉丁美洲国家的情形了,到了可能造成社会问题的警惕线。

同时,中国的城乡收入差距也十分明显。城乡收入的差距不断在扩大。现在中国城市居民的收入是乡区人民收入的3.2倍。中国是全世界城乡收入差距最大的国家。

在上海、北京和广州这些大城市,人均收入已达到6 千至 7千美元,超过马来西亚,但中国农村的收入非常低。实际上,中国目前的情况是:城市像欧洲,农村像非洲。

林毅夫:中国将恢复历史地位

2015年成最大经济体



按:

刚接获人民网和BBC的最新消息,欣悉林毅夫教授已正式获世界银行委任为世行首席经济学家兼负责发展经济学的高级副行长。

在此衷心祝贺林毅夫教授出任这个重要的职位,相信今后他将对世界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林毅夫不仅是世界银行首位华人首席经济学家,同时也是首位来自发展中国家的世行历任首席经济学家。

世界银行行长佐利克发表声明说:“林毅夫是世界银行首位来自发展中国家的首席经济学家,同时也是经济发展特别是农业经济方面的专家,他给世界银行集团带来独特的技术和经验。”

佐利克表示,希望林毅夫的加盟可以加强世界银行同中国的合作。




林毅夫教授在吉隆坡发表演说。


林毅夫教授访马--

林毅夫教授在20065月底应《马中经贸总商会》邀请,访问吉隆坡。他针对中国当时的经济发展发表长达三个多小时的精彩演说。

北京大学的林毅夫教授深信,中国能够克服9 大严峻挑战,通过科学发展观,推动以民为本的经济发展,保持持续快速的增长,成为世界最大经济体。

林教授认为,在今后20年的期间,中国经济保持每年9 %左右 的增长率是无问题。他也预测,按购买力计算,中国经济会在2015年超越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经济体。美国目前的超级地位将於2015年宣告结束。

他说,成为世界最大经济体,对中国并不是新鲜的事。根据一些学者的研究,在1820年之前,中国就一直是世界最大经济体。在1820年时,中国的经济规模是占世界经济的30%以上。他相信,再保持20年的高速经济发展,那么中国将恢复世界最强经济体的历史地位。

不过,林毅夫教授指出,中国的经济发展正面对9 大严峻挑战,包括通货紧缩、产能过剩、人均收入低、收入差距大、改革未完成、资源环境压力、人口老化、市场竞争激烈、工业水平低和国际政治干扰(详情另文报导)。他深入浅出地分析这9 大挑战的性质,并相信中国政府与人民有能力克服这些困难,安渡考验,使中国经济保持快速成长。

启动农村巨大市场

林教授指出,2003─2005中国的投资过热。过热的项目已陆续建成,导至产能过剩问题日趋突出,相关产品价格下跌,库存上升,通货紧缩再度出现,企业盈利下降,亏损增加。

他在演讲中,特别强调释放中国农村的巨大消费需求潜能,以消化过剩的产能。他说,启动农村的消费市场,是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一个十分关键性问题。启动农村市场才能克服产能过剩和通货紧缩。

他说,中国的人口大部份是在农村,农村是个消费主体。在目前的收入水平下,农村仍有巨大的消费潜力未实现。由於水、电、路等基础设施的不足和限制,许多农村地区无法使用现代化产品,大大限制了农村的消费需求。

林教授说,中国农村有一半是没有自来水供应,农村的电费比城市高了2倍至4倍,许多地区的卫星电视讯号微弱。这限制了农民对现代化产品的消费,不是农民不需要洗衣机,而是没有自来水;不是他们不需要电冰箱,而是电费太贵了。

他认为,通过兴建农村与生活有关的基础设施,启动巨大的农村消费市场,能发挥"一石数鸟"的作用,一个政策能解决好多方面的问题。完成农村的通电、通水、通道路、改善下水道等,便能达到:

  1. 消化过剩的生产能力;
  2. 打通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渠道;
  3. 增加农民收入;
  4. 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5. 社会和谐;
  6. 国民经济稳健,快速增长。

说,现在中国主要还是城市市场,只有启动了巨大的农村消费市场,中国才是一个真正的13亿人口市场。

他说,中国的GDP每年以9%的速度增长,到2030年,中国的人均收入达到美国的20%,不是过度乐观的预测。

以民为本 均衡发展

林教授说,中国新一代领导人提出以"科学发展观"指引中国的经济发展。这个指导原则有两个主要内容:1. 继承邓小平的"发展就是硬道理"; 2.经济发展必须以"人为本",重视提高人民福利。

他说,要提高人民的福利,中国必须注意5个方面的均衡发展:

1.城乡发展均衡,不能是"城市像欧洲,乡村像非洲";

2.地区之间协调发展,中部和西也必须加快发展,地区收入差距必须缩小;

3.经济与社会发展协调,教育和卫生必须同步发展;

4.经济物质与生态环境协调;

5.国内市场发展和与国外市场发展必须协调。中国应该有两个市场,不能只依靠国际市场来发展经济。中国必须动员更大,扩大更多国内市场潜力,来平衡国际市场的发展。

林毅夫教授说,过去在邓小平和江泽民时代,中国是追求Growth ,是追求量的增长。今后是真正的 Development,是真正的发展。除了重视量之外,还要重视财富的分配,重视环境,重视社会发展,这才叫 Development。这是全面的发展。

Saturday, February 2, 2008

林毅夫教授访问马来西亚

林毅夫教授(左)在吉隆坡演说前与笔者合照。

国际知名的华人经济学家,北京大学的林毅夫教授将出任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他将在世界银行的研究计划及发展方向扮演决策角色。第一位非美欧人士出任世界银行这个重要职位,显示华人将在世界经济事务上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这令我回忆起一年前林毅夫教授访问马来西亚时,我陪伴他到各地演说的往事。

林毅夫教授曾两度应《马中经贸总商会》的邀请,到马来西亚巡回演说,引起马来西亚华社的热烈反应。

20065,林毅夫教授到马巡回演说。林教授先在吉隆坡发表第一场演说。隔天,他在笔者全程陪同下,从吉隆坡南下到其他城镇,再发表三场演说。

林教授先南下森美兰州的汝来,到马来西亚著名的《英迪学院》,向学生发表演说和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英迪学院》有不少来自中国的留学生。

然后,林教授与《英迪学院》院长陈友信和笔者共车直奔马来半岛南端,到毗邻新加坡的柔佛州首府新山,向新山的华社发表演说。新山是西马的南方门户。最近马来西亚政府宣布一项雄心勃勃的、类似中国经济特区的"依斯干达经济特区"计划,新山就是位於这个特区内。

最后,我们一行人折返马六甲。林教授在古城马六甲,向当地商界人士发表演说,畅谈中国经济发展对世界的影响和回答与会者提出的问题。600年前,马六甲是个商贸中心,是当年郑和下西洋停留访问的重要一站。

在南下途中,我们在柔佛州北部的南北高速公路大道旁休息站停歇喝茶。休息站居高临下,眼前是一片绿油油的棕油园,面对辽阔、青葱的棕油园,心旷神怡。我告诉林教授,马来西亚很幸运,拥有"两油",一个是石油,一个是棕油。"两油"对马来西亚的经济贡献巨大。我也告诉林教授过去发生在这地区的历史事件。

我趁机向林毅夫教授询问他的传奇人生经历,希望他能告诉我当年他从金门泅过海峡的有趣细节。可惜林教授只以微笑回应,笑而不答心自闲。

林毅夫教授在马的各场演说,给本地人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他口若悬河,滔滔不绝,有问必答,对经济数据滚瓜烂熟,知识丰富。

当时,我写了几篇林毅夫教授在马演说的报导,发表在本地媒体上。从明日开始,这些报导将在此网页连续登出。


Friday, January 11, 2008

广交会设《马来西亚馆》

2008年春交会进口展区----

最新一期《马中经贸》内容介绍


第101届广交会进口展区的马来西亚厂商展位。


在马中经贸总商会的组织下,马来西亚企业参加第102届广交会进口区展出获得好评。

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领导人赞扬马来西亚在这次展会上取得三个第一。基於这个原因,广交会当局己批准让我国在明春广交会进口展区设立《马来西亚馆》。

我会副会长兼马讯展览有限公司的张创迪从中国归来后,愉快地向《马中经贸》透露这些消息。

赞我国取得3个第一

张创迪说,会展结束后,广交会外事办副主任彭巧玲和其他领导人接见他,感谢我会为参展工作所作出的努力。同时,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也发出感谢函,给负责组团参展的马讯展览有限公司。

他说,彭巧玲副主任告诉他,我会组织的马来西亚企业在广交会上的展出,取得了三个第一。第一个第一是,展出的规模排第一。第二个一是,展出专业化,井然有序,不像其他国家出现混乱。第三个第一是,在费用付款方面,令广交会财务部门深感满意。

彭巧玲副主任又说,基於这个原因,广交会已批准立即发出函件,邀请马中经贸总商会组团参加明春的交会展出,并批准在进口展区设立《马来西亚馆》。

她说,他们对马来西亚和马中贸总商会有信心,因此决定给马来西亚办国家展览馆。

100展位保留给我国

她进一步说,明年春交会上,广交会只给三个国家设立《国家展览馆》,除马来西亚之外,另两个国家是美国和韩国。其他国家没有机会设立《国家展览馆》。

她也透露,按广交会领导的意思,明春广交会将给马来西亚100个展出摊位。实际上会有多少个马来西亚展出摊位,要靠你们努力去组织。总之,他们会保留100个摊位给马来西亚,希望你们把明年四月的工作做得更好,同时做得严格一点。展销的产品都有马来西亚的原产证。

张创迪向彭副主任解释道,在今秋展出之前,为使展出工作顺畅,马讯展览有限公司有计划地召集两次会议,作好安排,避免到时无头绪,出现混乱。

他对马来西亚能够在明春交易会上设立《马来西亚馆》,以及能够快速获得邀请函,表示谢意。他说,能够设立《马来西亚馆》便能够在会场上高挂马来西亚国旗。这也方便向我国政府有关当局申请补助,从而能把马来西亚的展馆办得更出色。

(2007年 12 月份《马中经贸》)

借力广交会 扩大国际生意

我国广交会参展商--

最新一期《马中经贸》内容介绍


鸿扬国际股份有限公司的主要产品:吸尘机


雪州兰莪州巴生的鸿扬国际股份有限公司(Day Plus Industries Sdn Bhd)参加今秋第102届广交会进口展区的展出,取得令人满意的成果。

槟城的 T.H.HIN Home Tech Sdn Bhd 在参展后也表示十分满意。

巴生鸿扬国际股份有限公司的主管黄嘉辉说,在秋交会参展后不到一个月,公司已运出6 个货柜的货物到中东地区的客户,因此公司决定再接再厉,参加明年春交会的展出。

黄嘉辉(下图左)与鸿扬国际另一位主管谢正文(下图右)在巴生接受《马中经贸》的采访,畅谈他们此次参展的收获和所面对的挑战。


中东商人爽快下单


鸿扬国际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家电的厂家,主要产品是各种款式与功能的吸尘机。目前公司产品有60%是内销,40%产品是外销。公司计划扩大外销产品的比重。

黄嘉辉说,总结这次参展的成果,中国以外的国际采购商所下的订单远比中国定单多。

他直率地说:「坦白地说,我们到广州参展事实上不是要打中国市

场。广交会吸引了世界各国商人云集广州。到广交会参展,有机会接触到世界各国采购商。我们是想通过广交会,来打中国以外的市场。」

他认为,广交会进口展区是商家把产品推向国际的一个很好的平台。

他说,这次参展获得世界各地采购商前来探询、洽谈或下订单。主要收获是来自中东地区的国家,如伊朗、伊拉克、也门、沙地阿拉伯等,接下来是东盟国家。他觉得,中东采购商办事爽快直接,他们在会展上就当场与公司签约下订单。不过黄嘉辉也指出,中东商人杀价很凶,所以利润就薄。


收获比在香港展出强

黄嘉辉说,公司本来只在香港参加展出。四月在香港参展时,他们获悉《马中经贸总商会》在组织马来西亚厂商到广州参展。於是公司与马中经贸总商会联络,通过马讯展览有限公司报名参展广交会。於是公司取消十月份在香港的展出,专心做好在广交会展出的工作。

他说,到广交会参展的费用比在香港展出高。广交会的摊位贵,广州的酒店住宿费贵,消费也贵。不过,黄嘉辉指出,参展广交会的收获却比到香港展出强,取得的订单比在香港展出多,参加广交展出的效果超越香港展出,比参加香港的展出合算。

「因此我们决定明年春季广交会再次参展。负责组织参展团的马讯通知我们,明年的参展费将涨价,但如果在今秋展会上立即报名参展,就只收原有的价格。因此我们现场作出决定,定下了明春交易会的两个摊位。」


价格比中国货贵

黄嘉辉也谈到其公司所面对的问题和挑战。他说:「我们必须面对我们的产品价格要比中国贵了20%这个问题。实际上,我们的产品只比中国产品贵7%,但中国商家的产品外销可获得13%的退税,我们没有,因此造成我们的货品比他们贵达20%。」

「不过我们的品质比他们好,我们的信誉强,我们的效率也强。马来西亚本身就是个品牌,我们可以吸引到需求高档品质产品的客户,他们愿意付出较高的价钱。要求质量较低和便宜的产品就去找中国厂商。不同需求的客户找不同的对象。但说真的,愿付价钱较高的客户还是比较少」

他说,中国采购商要进入广交会进口展区的手续十分麻烦。公司为潜在的中国采购商办理了证件和处理各种手续,但在最后一分钟却不获批准,不能进入进口展馆。这妨碍了外国参展商要把产品打入中国市场的努力。

此外,为了要向采购商展示所销售吸尘机的性能,临时需要增加一个电插头。这需要办理和申请增设电插头手续,费用十分高昂。最后公司花了一千元人民币才解决了问题,安装上电插头。

黄嘉辉希望,中国采购商进入进口展区的手续能加以简化,外国货品进口至中国的手续也进一步简化,以方便外国参展商的产品进入中国市场,符合设立这个展区的目标。

最后,黄嘉辉说,无论如何,他对参展和收获感到满意,并将继续努力,再次参展,让产品进一步打进中国和国际市场。


槟城厂商非常满意

槟城的 T.H.HIN Home Tech Sdn Bhd 是一家生产煤气炉等厨房用具和家电的厂商。这家企业参加第102届广交会展出后,公司负责人郭先生(Koay Kheng Keong)向《马中经贸》表示,他们对这次参展取得的成果非常满意。

郭先生说,他们主要是获得中国以外的海外订单。他们接到中东地区、东南亚国家和非洲国家,还有香港商家的采购订单。中国采购商也与他们洽谈,不过只是问问价格而已。

他坦率地说:「同样是生产家电产品,我们的价格是不能与中国厂商竞争,不过我们的品质比他们好。因此我们能为著名跨国企业如 ELECTROLUX 和SANYO 等生产家电产品。品质方面是我们的优势。」

2007年 11 月


槟城的添发兴工业( T.H.HIN Home Tech Sdn Bhd)展出煤气炉等厨房用具。

Wednesday, January 9, 2008

北部走廊经济特区

由私人界领航

最新一期《马中经贸》内容介绍

马来西亚政府拟把北部经济走廊特区打造成为现代化粮食生产地带。

马来西亚的华族菜农已在蔬菜种植业取得一定的成就。政府要鼓励北部农民发展现代化的蔬菜种植业。



计划下的北部水果种植分布图。黄色为芒果,红色是龙珠果,淡黄色是姜。


槟城州首席部长丹斯里许子根博士指出,北部走廊经济特区的投资发展,将由私人界领航。三份之二发展所需资金将由私人企业界注入。

他说,为期18年的整个北部走廊经济特区的粗略预算费用为1,770亿令吉。政府的拨款投资仅占其中的三份之一,其馀的三份之二资金需由资人界注入。

许子根博士说,中央及州政府主要是扮演催化角色。在第九大马计划时期,政府扮演较重要的角色,推行各项重大的基建工程。在随后的第十个大马计划至第十二个大马计划时期,私人界要扮演更吃重的角色,扮演主帅的角色。

面对国内外竞争

关於吸引发展所需的资金,许首长认为,这个北部特区将面对竞争,是个挑战。因此,北部走廊经济特区必须提升本身的竞争力,以便吸引到国内外的资金。

国内外市场的走势将影响北部特区的资金来源。在国内方面,北部特区面对着吉隆坡、巴生谷、依斯干达特区、东部走廊经济区的竞争。同时,东南亚其他大城市也与北部走廊特区竞争。

丹斯里许子根强调,要使北部走廊特区具有吸引力,必须确保特区大蓝图计划的每项重大工程能按照既定时间和既定的目标执行。这要求特区涵盖的四个州,各个政府机构、官联企业和私人企业的紧密合作和互相配合。

北马经济走廊的首相特别顾问,拿督斯里莫哈末安努亚再尼指出,如果联邦政府、州政府和私人界三造能携手合作,经济特区将有更美好和专业的机制来吸引更多投资者。

许子根说,为了实现目标,当局将成立了一个单位来负责推动和协调北部走廊发展计划的推行。这个北部走廊执行委员会(NCIA)将由首相本身领导,副首相为副主席,成员包括北部四州首长及数个相关部门的部长。北部走廊执行委员会法令草案正在草拟中,以便获得国会通过。

获得中央政府指定为北部走廊经济特区主帅的森那美,正与中央及州政府机构,筹划大蓝图中更详细的发展活动项目。

根据时间表,上述各项发展草案须在本年底完成。因此,各项计划的整体及各州的详细预算案,须在明年初才能确知。

平衡发展与消除贫穷

许博士解释说,首相於今年七月间推介的北部走廊经济特区计划,乃第九大马计划(2006-2010)下的五个《走廊经济特区》计划之一。它将是政府为刺激经济蓬勃成长,确保各州之间平衡发展及消除贫穷,让人民生活更富裕、舒适及高素质,而采取的步骤。

北部走廊经济特区涵盖了半岛北部的玻璃市、吉打、槟城及北霹雳(包括上霹雳 、吉辇、拉律马当-司南马及瓜拉江沙)方圆240万公顷的土地面积,430万人口。这项计划将从2007年至2025年分阶段进行。换言之,北部走廊经济特区计划将从第九大马计划延伸至第十二大马计划。

该项计划的主要使命是加速本区域的发展,以开发具竞争力的商机及落实政府所通过的各项工程。整个北部走廊经济特区的主题为∶为现有的工业增值。该计划着重於三大经济领域,即农业、制造业及旅游和物流的服务业的转型和扩大。

上述三大领域将获得硬体建设和软体建设的配合和支持。硬体建设方面是提升物流的基建工程,软体建设是提升人力资源及政府行政传递系统。与此同时,为了我们的下一代,此计划重视继续保护自然环境的永续性。

提供各项奖掖

许博士说,为了鼓励私人界在北部走廊经济特区的上述领域进行投资,当局已考虑多项实质及非实质的奖掖,以缔造有利的经商环境,协助企业界和投资家克服当前与未来所面对的各项挑战。

当局正在考虑多项财物奖掖,其中有为鼓励农耕地合并管理所提供的补助金,为支持发展人力资源所提供的补助金,为研究与开发新产品设立风险基金。至於建议中的北部走廊经济特区非财务奖掖,其中有准许在特定领域引进外国知识工人。

政府估计,推动北部走廊经济特区计划,将增加北马区域的就业机会,於2012年增加50万个就业机会,至2018年,增加100万个就业机会。

政府也预计,在此计划下,农产品的出口在2012年将增至480亿令吉,稻田产量每公顷增至8吨,制造业出口也将增至243亿令吉。

许子根首席部长最后说,总的来说,北部走廊经济特区是由中央政府所领导及协调,是一项综合性策略,能更具体及有效地落实《精明伙伴关系》概念。在落实北部走廊计划时,中央政府必须负责引导多项计划及发展本区域,尤其是推动发展槟城成为北部的物流枢杻和门槛。

文:郑昭贤

2007 12


中国设计的槟城第二大桥象征中马两国的友谊,将成为槟城新的地标和新的旅游资源。



Tuesday, January 8, 2008

槟城将展翅高飞

槟城首席部长许子根谈--
马来西亚北部经济特区

(十二月份《马中经贸》内容介绍)

马来西亚首相阿都拉巴达威(左三)与槟城州首席部长许子根博士(左一)观看槟城未来发展大计的模型。



马来西亚槟城州首席部长许子根博士接受《马中经贸》的书面采访,详谈北马
经济走廊(Northern Corridor Economic Region,间称NCER)对槟城州未
来发展的影响。他也提供这计划的相关资料。

许子根首席部长指出,北部走廊经济特区的推行,将使槟城州获益良多,槟州
不只将成为北部经济走廊特区的物流运输中心(HubLogistik),同时也将成
为马印泰三国北三角经济区的物流中心。

槟州8 大基建工程

在北马经济走廊特区计划下,槟州被遴选为特区的物流运输中心 ,中央政府
将拨款,全面提升槟城州的交通和货运基建。因此,槟州未来将有更方便的
交通网络、码头与港口设备、机场设备与服务,以及更优势的货运后勤服务
等。

许子根首席部长说,在这项计划下,槟州将兴建8大基建工程。这些大型基建
工程是:

(一)北海北部箱运码头扩建;

(二) 峇六拜国际机场扩建;

(三) 槟城第二大桥;

(四) 槟岛外环公路;

(五) 单轨火车;

(六) 槟城--北海快速渡轮服务;

(七) 北海槟城中环交通终站;

(八) 瑞典咸国际快艇中心。

许子根博士强调,这些大型工程的兴建,将为槟州带来极大的效应,为槟州的供应商和服务业带来无限商机及工作机会,也带动其他州的发展。

按照计划,扩建峇六拜国际机场是北马经济发展走廊重要的基建之一。这项扩建工程将透过"填海索地"的方式,将机场跑道加长500公尺,以容纳任何机型的班机降落。

目前,槟城国际机场的跑道全长3352公尺。加长计划竣工后,跑道将加长至3852 公尺,可以迎来空中巴士A380-550机型,以及客满的波音747-400机型降落及起飞。不过,跑道的宽度依然维持在45公尺宽,没有改变。

机场跑道加长之后,机场与工业区之间的"缓冲区"扩大,进一步保障周遭环境的安全。

此外,亚航向交通部申请兴建的廉价航空终站,也将归纳在北马经济走廊计划下推行。兴建的地点为靠近控制塔、面积90英亩的旧机场。

同时,此计划下的初步概念是,廉价终站将可以衔接至现有机场终站。

在跑道加长及机场扩建后,除了进一步增加抵槟的班机及旅游人次外,也将是州内物流业继续展翅高飞的另一个里程碑。

除提升机场港口设施外,槟州兴建单轨火车将使槟州的公共交通系统更完善和齐全。槟州单轨火车全长37公里,一旦建竣,将成为槟州的交通脉搏。

一旦槟州单轨火车计划落实,槟威两地的阻塞问题将获改善,槟州人民能更快速及轻易的前往北马经济走廊特区。

此外,槟州快艇服务预计在2008年正式开动,到时槟州人民除使用渡轮之外,还有第二个选择。这项快艇服务为槟威两岸人民提供更快速及方便的川行海峡服务,不只能载客,也能运载电单车。

5大屋业发展计划

此外,许子根首席部长谈到槟城州正在策划和已在进行的多项大型屋业发展计划。大型屋业计划将有助於北部走廊经济特区的成功落实。这些庞大计划包括:

(一) 日落洞发展区;

(二) 丹绒道光的丹绒槟榔发展计划;

(三) 甲抛峇底的泊淡新市镇;

(四) 巴都加湾桂花城;

(五) 峇都干冬的槟城城中城。

他说,大型屋业发展将促使槟州地产业大跃进。一旦完成后,上述的各项计划将带来许多商业及工作机会。

根据许子根所提供的资料,我国国内2大集团准备携手在槟城大桥附近海域,打造一座"东方威尼斯"水城,届时完工后超级豪华别墅林立,成为槟城房产业革新的新地标。

这计划的落实,不但迎合致力要改善人民居住环境的北马经济走廊概念,并随着州内公共交通系统的提升及改善后,将刺激州内旅游业的发展。马印泰北三角区域的人员往来倍增,这些屋业发展计划将能供应对房产业日益增长的需求。

近年来,槟州房产业发展蓬勃,尤其是超级豪华住宅包括高档公寓及别墅设计独特,具有现代化的外貌,提升了槟州房产业的素质,洋溢国际大城市的风范。作为北三角中心,槟城必须加强房产业的设计,吸引外商购买,带动槟州房产业的成长。

"东方威尼斯"水城的兴建将有助于把槟城房产业的形象提升至另一层次,营造成舒适的居住环境。

房地产每年涨15%

根据所提供的资料,马来西亚房地产发展商会槟城分会会长拿督陈福星估计,预料未来五年,房产价格每年将上涨1015%

拿督陈福星说,北马经济走廊获得联邦政府强力的支持,将加强投资者的信心。随着大型发展计划在槟岛与威省推展,预料可吸引更多投资者的流入。

"北马经济走廊的效果,即刻吸引五家的跨国公司投资。我们已经看到近20年来的发展活动,而今,大型基本建设推展,压缩在未来五年内完成。"

"槟城大桥扩建工程、槟城第二大桥及槟岛外环公路、槟州国际机场与北海北岸箱运码头扩建计划、单轨轻快铁及综合公共巴士服务,将使州交通更加通畅,吸引更多商业与外国投资者参与。"

"由于综合交通系统的改善及制造机会的增加,带动更多知识型员工及'马来西亚我第二家园'的居民到来,预料在未来五年,房产业价格每年上扬 1015%"

卓越电子中心

许子根说,在此计划下,槟州将成为卓越的微电子中心。槟州原有的电子业朝向高科技及高增值的方向发展,生物科技、医疗设备、宇航零件等多项新产品正继续被加以开发。槟州与居林高科技园、双溪大年和太平至怡保之间的合作,将会更频密。协力合作将带来加倍的成果,使槟州成为持续工业发展的枢

他说,尤有进者,槟州也被视为继续发展医疗旅游中心。除了现有的医院,木寇山被认为是具有发展此领域的潜能。虽然槟州并非是农业州,但是却扮演着农基工业的中心的角色,是北部走廊经济特区农产品物流枢纽 ,也是回教食品业中心。

许子根首席部长说,槟州政府对此走廊计划的概念深表欢迎,并矢言与中央及其他三邻州属政府紧密合作,确保计划成功推行。他呼吁大家,珍惜目前一切黄金机会,努力推动北部走廊经济特区,提高人民的生活素质。

文:郑昭贤

刊登於200712月份《马中经贸》


中国提出的槟城第二大桥海中平台景观概念设计,集现代与古典,中国文化与马来西亚传统于一体。



马中两国於2007年7月签署合作建造槟城第二座跨海大桥协议后,中国商务部部长薄熙来(左三)与槟城首席部长许子根(左一)握手表示祝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