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二戰歷史. Show all posts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二戰歷史. Show all posts

Thursday, August 16, 2018

二战结束73周年


吉隆坡公祭儀式

 
華校生紀念碑前吹号角

吉隆坡暨雪蘭義中華大會堂舉辦,中、日、德使節出席。

2018815早上,公祭於吉隆坡福建義山莊嚴舉行。

吉隆坡循人独中两位女同学吹号角。在号角手的脚下, 埋着800多具冤魂. 纪念碑上寫着: "中华民国男女侨胞惨死坟''.

〞慘死坟〞前,以沉重心情,共同追憶這段歷史。

主祭丹斯里林福山说:
今天我们脚下的这片墓园,即是当年蝗军草菅人命的现场,半尺黃土下,白骨磊磊,800 多具的无主孤魂,长眠于此七十多年,它们都是当年 1942年日军在吉隆坡进行大检证时无辜的牺牲者,他们当中有妇孺、有小孩、有华裔、马来裔、印裔及欧亚人士。

 
許一成同學身穿校服,恭讀祭文:日本侵略者血腥屠殺40萬新馬同胞,可比擬南京大屠殺。


吉隆坡坤成独中学生许一成同学宣读祭文:

日军心胸狭隘,为了泄忿和报复,在新加坡和马来半岛各地城乡进行大检证、大肃清,干下了人神共愤的各种滔天罪行。

许多无辜的人民被屠杀,有被砍头而死、被枪击而死、被活埋而死、被淹溺死、被折磨而死、被焚烧而死、被强奸而死、被奴役而死、被挨饿而死,不但成年壮丁惨受格杀,就连在襁褓中的婴孩,也难逃劫数,尸骸遍野,哀嚎震天。

这种惨绝人寰的凶残暴行,可以比拟于南京大屠杀,巍巍大汉山为之低头,滔滔巴生河而流泪。

德国驻马大使 H.E.Nikolaus Graf Lambsdorff 祭拜死難者。

77年前,日本侵略者对我们的同胞进行血腥屠杀,残酷迫害,死难者高达40万。许多家庭痛失亲人,妻哭其夫,子哭其父,兄哭其弟,妹哭其姐,父母哭子女,朋友哭知己,门生哭老师,老师哭爱徒,见盝盝黄土而涕零,望蓝蓝碧空而招魂,声泪交织,情何以堪?人生感故物,慷慨有余悲。

死难者与祖国命运共浮沉,与人民风雨同舟,你们坚贞不屈,大义凛然,流血牺牲,可歌可泣。你们生前对本帮的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作出了贡献;对国家的存亡,付出了生命代价。在我国历史的长河中,你们是雪白耀眼的浪花。

高島伸欣教授夫婦從日本遠道而來參加公祭儀式。




Wednesday, December 9, 2015

日本精心策劃南進〈聖戰〉



圖掠奪東南亞資源----

文:鄭昭賢

講座會上,日軍史料專家林少彬指出,日本很早就想把東南亞豐富的資源據為己有。


回顧日本發動侵略東南亞戰爭,探索歷史真相,馬來亞二戰歷史研究會126日在吉隆坡中華大會堂舉辦〈日本侵馬講演會和圖片展〉。

會上新加坡二戰日軍史料專家林少彬放映二次大戰前日本人繪製的地圖、日本雜誌的報導和日本間諜到東南亞活動的情報記錄等史料,說明日本很早最有吞併東南亞的野心,精心策劃,意圖把東南亞的豐富天然資源和礦產據為己有

他指出,日本戰前設立一個拓務省,策劃對外擴張,掠奪別人的資源。會上展示日本人早年精心繪制南洋礦務資源地圖,詳細列明這些資源的產地、產量、運輸途徑等。東南亞的米、樹膠、石油、錫礦等成為他們想掠奪的目標。

為達此目的,戰前日本派出不少間諜到東南亞活動。會上展示日本的東南亞間諜史料,日本間諜繪制拍攝東南亞64城鎮的地圖,編號標記各城鎮的重要建築物。日本間諜繪制和拍攝了馬來亞17個城鎮的地圖和照片,在馬六甲的諜報照片中,標明馬六甲13座建築物,列為日軍攻佔的目標。

他在會上展示日本陸軍省報導部1938年和1941年,為紀念七七盧溝橋事件一周年和四周年,發行的紀念刊和明信片。在日本人的《聖戰四年》紀念刊上,把矛頭指向東南亞,清楚表明,他們即將發動侵略東南亞〈聖戰〉。

會上的幻燈片顯示,日軍打敗英軍攻陷新馬之後,日本人於19424月在〈靖國神社〉舉行〈春季大祭參拜記念〉盛大拜祭大典,宣揚軍國主義精神。首相東條英機親自題字:昭和十七年春季大祭記念---靖國之繪巻。

林少彬在演講中,通過日本人早年的文字記載和史料圖片,反映出日本當權者的心態,讓人更瞭解日本發動南侵戰爭的真相。這是十分珍貴的史料。


講座會回顧日本發動南侵〈聖戰〉,掀開歷史真相。


戰前日本人繪制的東南亞資源圖。


日本間諜繪製和拍攝東南亞市鎮的地圖與照片。


1942年攻佔新馬後,靖國神社舉行拜祭大典,發揚軍國主義精神。
 

日本人紀念盧溝橋事件一周年和四周年,宣揚〈聖戰〉,矛頭指向東南亞。

Wednesday, September 30, 2015

趙麗生寧死不屈

山下奉文與宋加蘭慘案---

文:鄭昭賢
殉難義烈趙麗生是峇株中華商會主席。

石原廣一郎(前中)與鐵山管理層日本人職工。石原向日軍方提供情報,助日軍攻佔馬來亞和屠殺華社領袖。

馬來亞之虎山下奉文(前右)痛恨華社領袖鼓動鐵山工潮,親臨峇株巴轄指揮屠殺行動。

在亞逸依淡公葬禮上,死裡逃生的周細粒獻上一個心形花圈,中間“哀哉”二字是用殉難烈士遺像嵌成。



有“馬來亞之虎”之稱的山下奉文痛恨麻坡和峇株巴轄華社領袖,因為這批人組織峇株石原鐵山工潮,切斷了日本兵工廠獲得源源的鐵礦石供應。山下奉文於19423月親臨峇株宋加蘭指揮屠殺麻坡和峇株籌賑會領袖。峇麻華社精英趙麗生、王秀鑾、張開川、鄭文炳等32人在宋加蘭捨身成仁,從容赴義。

根據1945617日南洋商報一篇題為〈麻坡峇株血案與集體鳴冤〉的報導,主持宋加蘭慘案的主兇是山下奉文。文中指出,山下奉文還是峇株石原鐵山的股東,因此他要嚴厲懲罰這批鼓動他的鐵山礦工罷工的籌賑會領袖。1942317日,他坐鎮峇株,主持集體屠殺華社領袖的行動,屠殺場就在峇株華僑中學對面不遠的膠林半山坡。

鐵血男兒寧願成仁

日軍投降後,麻坡名記者李冰人寫道,麻坡和峇株籌賑會領袖19423月初,被拘留在峇株巴轄期間,幾乎每天慘受拷刑。囚禁初期,日本人提出,如肯獻金7萬元,全體可獲釋放,但籌賑會領袖不屈服,認為以金錢贖命,未免可恥。結果他們被單獨囚禁,毒打拷問更頻繁。最後日軍提出他們每人必須供出一百名抗日激進份子,才能獲釋放。

李冰人寫道:“峇株華社領袖趙麗生堅決勇敢地說,領導抗日的就是我,要殺殺我,何必牽涉別人。視死如歸的決心,溢乎唇舌眉宇間。的確不愧鐵血男兒。寇軍雖不斷拷問,他們寧願自己成仁取義,始終不願連累任何人,尤為有膽有識。”

趙麗生等義烈於1942317日早上從容就義,慷慨地為國犧牲。處決地點是宋加蘭路2英里半和5英里半,共32名華社精英捨生成仁。他們是張開川、鄭文炳、趙麗生、王秀鑾、李天賜、鄭友專、顏逈華、林彬卿、陳培輝、許思恭、鄭明月、林太宗等。

用刑前,他們都被鉛線綑綁兩手兩足,平排跪着,然後日軍用機關槍掃射,一時哀叫之聲震動山谷。趙麗生中槍未死,餘氣尚存,臨終痛罵暴敵不休,寇軍上前,對準胸腔再剌一刀。急公好义的趙麗生53歲就義成仁。在他身側詐死伏地的鄭明月再被連剌兩刀,幸未中要害,於寇軍離去後,逃離屠殺場。鄭明月的父親是麻坡籌賑會領袖鄭文炳,也在同一處遭處決。

5年後公葬亞逸依淡

在日軍屠殺行動中,僅剩周细粒,郑明月,许思恭三人因受刑未中要害,事後逃離屠殺場,後人才知道當時的情況。過後,許思恭傷重生存無望而自殺,鄭明月醫治無效而死,身中6槍的周細粒成為唯一生存者。

5年後,趙麗生、張開川等柔佛殉難義烈遺骸公葬於柔佛亞逸依淡公墓。1947317日,全柔誌哀,各地皆下半旗,學校亦多停課,悲傷肅穆,充溢各處,各地忠骸運至亞逸依淡安息。死裡逃生的周細粒在公葬禮上獻上一個心形花圈,中間“哀哉”二字是用殉難烈士遺像嵌成,並附聯:憶患難相隨,白骨而今安淨土;悵幽明永訣,赤心最後奠忠墳。

家屬代表董元階致謝詞時說“回憶5年前今日,正時先烈在暴戾兇狠的日寇手里,用盡嚴刑酷拷之下,不撓不屈,悲壯為國而犧牲,忠肝義胆,矢志不膩,如此堅貞節操,崇高的精神,不但為我中華民族衿式,甚且可與日月爭輝映。。。。雖稱馬來亞之虎,下令屠殺吾僑之山下奉文,已於去年在菲律賓行刑。

20158

 
麻坡峇株忠烈遺骸先集中於峇株巴轄中華商會,再運往亞逸依淡安葬。


哀聲震山岳,揮淚祭忠魂。----1947317日亞逸依淡公葬禮的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