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January 21, 2008

马来西亚生物科技的优、劣势

專訪林華安博士──

林華安博士(右二)拜访南大基金会

按:出身於馬來西亞,小時在馬來西亞受教育,最後才到美國發展,林華安博士對馬來西亞有一定的感情。他重視馬來西亞擁有的天然資源優勢。在評估馬來西亞生物科技發展時,他看到積極的一面,有比較樂觀的看法。這與新加坡人對鄰國著重指出負面的評估與看法有很大的不同。但他指出,馬來西亞的潛能是很大,不過還要看馬來西亞是如何去利用她的優勢。



林華安博士Dr. Hwa A. Lim)是出生於馬來西亞的華裔科學家。他在我國吉打州唸華文小學和國民中學,然後留學英、美,最後在美國矽谷創天下,專注研究生物信息學(Bioinformatics),成為佛羅里達州立大學超級電腦計劃研究中心終生教授,並任基因運算研究中心計劃主任。

近年來,他以聯合國生化信息學專家身份,積極參與推動亞洲地區的生物科技,協助新加坡創立生物信息中心,是馬來西亞生物谷(Bio Valley)計劃的國際四人顧問團成員之一。他也協助台灣、韓國和中國設立生物信息學發展中心。

20058月,他到吉隆坡演說,談〈納米技術的商業發展和機會〉。筆者趁機與林博士作了專訪,聽他講述他對馬來西亞生物科技發展的看法。

2002年正式啟航

林華安博士回顧道,馬來西亞是在200210月召開〈 生物馬來西亞2002〉(BioMalaysia 2002)國際科學會議,宣告馬來西亞的生物科技正式啟航。

林華安博士在這項科技會議上介紹了納米技術和生物科技的最新發展。他說,當時不少聽眾對生物信息學還很生疏。

前首相敦馬哈迪在當時的科學、工藝與環境部長劉賢鎮的協助下策劃和推動馬來西亞的生化科技。當時劉賢鎮部長邀請了七位留學外國的馬來西亞科學家回國演講,推動成立馬來西亞的生物谷(Bio Valley)。這七名專家中有五人是華人科學家,一名馬來人科學家和一名混種人科學家。林華安博士是其中一人。

2003523日,馬來西亞在龍溪Dengil 興建生物谷(Bio Valley)。林華安博士受邀出席動土禮,並成為顧問。他是生物谷四人外國專家團(International Expert Panel )的成員之一。

新加坡起步較早

馬來西亞生物谷計劃曾受到一些人的批評。不過林華安博士有他的看法和評價。

他說,在評估馬來西亞生物科技的進展時,很多人喜歡拿馬來西亞在生物科技上所作的努力和成就來與新加坡相比。他說,如果沒有把新加坡比馬來西亞先起步的因素考慮在內,就進行比較和評估的話,那就比較不公平和不客觀。

林博士說,新加坡是在1992年年底,在新加坡大學的陳定煒(Tan Tin Wee)教授的推動下,著手創立新加坡的生物信息中心(Bioinformatic Center 。當時他是以聯合國生物信息專家的身份到新加坡協助他們創立這個中心。

第二年五月,陳教授取得了推動生物信息學所需的資金後,也就是說新加坡比馬來西亞快了八至十年,開始致力於生物科技的發展和推動生化信息學。

他強調,馬來西亞是在2002年才起步。老實說,當時的馬哈迪首相和劉賢鎮部長是十分努力和很有計划地去推動馬來西亞的生物科技發展。後來由於敦馬哈迪不再擔任首相,由於出現更換政府和更換部長,這項計划多少受到耽擱。

他指出,由於起步早,新加坡已做了不少的工作,現在己有成果,開始吸引到外國大製葯公司到新加坡投資發展。馬來西亞在吸引外國大葯廠方面還未有顯著的成績。新加坡也是在最近才吸引到外國大製葯公司來新加坡發展。

新加坡起步較早,同時準備工作也做得比較好,因此新加坡有第一批外國留學的生物科技人才回國時,馬來西亞還沒有。

水平僅差兩、三年

不過,林博士說,最近兩、三年,馬來西亞也開始有留學外國的人才歸國。這些人

都是從十分著名的外國大學回來。有的從英國劍橋大學學成歸來,有的是畢業於他的母校,英國倫敦大學科學、工藝與醫藥帝國學院等的第一流英國學府。從美國第一流大學畢業歸來的科學家也不少。目前,馬來西亞剛開始有不少留學外國的科技人才回來。

另一方面,林華安博士認為,雖然馬來西亞推動生物科技比新加坡慢了十年,但是要追趕上新加坡,可不需要花十年的時間。他相信,以目前的情況看,馬來西亞的生物科技與新加坡相比,水平的差距僅是兩、三年。馬來西亞要追趕上去,不是大問題。由於新加坡太靠近馬來西亞,新加坡的一舉一動,馬來西亞這裡都十分清楚。

但是,林華安博士補充道,老實說,新加坡做事比較認正,行動快速,相比之下,馬來西亞方面有其弱點。

林博士說,新加坡人做事,力求達至目標。他們到美國考察後,立即與美國的大學建立合作關係,與美國的Duke University合作,成立Singapore Duke University Medical Centre。他們需要取得某些科技技術支援,立即跑到美國加州著名大學尋求合作。他們認為需要,就創立一家SMU---Singapore Management University ,馬上聘請美國賓州大學一位著名教授當第一任校長。

林博士說,他們是這麼認真地去做事,要做的事馬上就去做,行動很快。反觀馬來西亞,行動就沒有這麼快捷。馬來西亞也派出科技考察團出國,這類考察團經常出國,但是迄今馬來西亞還沒有像新加坡那樣與外國著名大學建立合作關係。

我國的資源優勢

不過,林華安博士說,馬來西亞有其優勢。馬來西亞是全世界十二個生物多元中心(Biodiversity Center)之一。他說,有人常誤會,以為這是指一個研究中心,其實這是說馬來西亞是一個生物資源十分豐富的地方。

馬來西亞的生物資源比新加坡多。新加坡只是一個小島,遠比馬來西亞小。 新加坡發展至某個地步,就缺乏多元資源供進一步發展。

馬來西亞的泥土裡,有很多可供生物科技發展的微生物,到處都有,海中水產資源豐富,有很多很多東西可以通過生化科技技術生產成為十分有用的生化產品,十分重要的醫葯保健產品。

林華安博士說,例如Methylococcus 微生物,馬來西亞的氣候為Methylococcus 微生物提供最理想的生長條件與環境。隨便抓一把泥土,都有這種細菌。在馬來西亞的稻田、泥土和海床,溫泉和天然氣田的沼氣中繁殖著大量的 Methylococcus 微生物。這種微生物是靠吃天然氣繁殖,它只需靠微量的天然氣生長。

馬來西亞的氣候和自然環境特別適合Methylococcus 微生物的滋生繁殖。這些優勢條件使馬來西亞有可能以較低的成本,生產在醫學上十分有用的蛋白質和其他重要的生物產品。馬來西亞應善用這類資源。

林博士說,美國馬里蘭州的基因研究院(The Institute of Genome Research, Maryland, USA or TIGR)已繪製出這種微生物的基因排列。這是一個政府機構,他們把研究所得公佈在網頁上。馬來西亞可輕易地獲得美國這些研究結果,實際使用在生產上,發揮其功能,產生經濟效果。他說,馬來西亞的政府機構已在進行這方面的工作。

他說,馬來西亞的潛能是很大的。每個國家都有某些優勢,那就要看我們如何去利用我們的優勢。

2005 年 9月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