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January 20, 2008

新加坡启奥生物科技城

雄心万丈研發生物科技醫藥

新加坡生物醫藥科技園──啟奧城(Biopolis)。

新加坡全力培養博士科研人才。這是啟奧城的一對孿生姐妹博士生張惠彬和張偉彬。

新加坡正在進行一項數以百億元計的豪賭,希望成為在世界上有重要地位的生物醫藥研究中心。新加坡的天然資源有限,她選擇的路線是,網羅和栽培人才,推動尖端科研的高投資和高風險道路。

最近,我有機會參觀新加坡科技研究局(A*STAR)屬下新加坡生物醫藥科技園啟奧城(Biopolis)。此行給人的印象是,新加坡雄心萬丈,不惜撥出鉅資,全力以赴,力求發展尖端醫藥科技,以成為傲視亞洲的生物醫藥科技中心。

新加坡副總理陳慶炎不久前宣佈,新加坡要把科學研究作為長遠經濟發展的策略,未來5年公共機構研發預算的撥款增加超過一倍,從過去5年的 50億新元 增至近 120億新元,研發開支要佔國內生產總值(GDP)的3 %

網羅世界尖端人才

啟奧生物醫藥科技園總設計師,新加坡科技研究局主席楊烈國(Philip Yeo),費盡心機,四處網羅世界精英研究人才,請他們到新加坡啟奧城生物醫藥科技園從事醫藥科研工作。他說,他要捕捉的不是江魚仔,而是大鯨魚。他說,在這個行業裡,擁有博士學位的人只算是一般正常的工作人員。

楊烈國花了四年時間,說服了九十年代十大生物科技專家之一的英國癌症基因專家大衛.連教授(Pro. David Lane),同意出任新加坡分子與細胞生物研究院院長。

成功複製世界第一只哺乳動物多莉羊(Dolly)的英國著名科學家科爾曼(Alan Colman)也被網羅到啟奧城科技園。目前他是為新加坡經濟發展局投資的醫藥科技公司ES Cell International 工作,從事研發根治糖尿病和心臟病的藥物。這家公司在研究以人類幹細胞來治療糖尿病,研究費每年高達12百萬新元。

複製多莉羊著名科學家科爾曼(Alan Colman)在啟奧城從事醫藥研究。

最近美國兩位頂尖癌症基因專家,曾在美國國家癌症研究院工作長達20年的科普蘭(Neal Copeland)和詹金斯(Nancy Jenkins)夫婦,也選擇前來為新加坡分子與細胞生物研究院效勞,在新加坡繼續他們對癌症與幹細胞的研究工作。

新加坡網羅到的其他專才包括研究治療柏金森病的德國幹細胞科學家尤洛夫(Gerald Udolf)、德國另一位科學家尤里奇( Axel Ullrich)、日本科學家Yoshiaki Ito 曾在美國國家癌症研究院工作的 Edison Liu 等。新加坡科研局官員承認,他們也網羅到中國科學家和馬來西亞科學家到新加坡從事科研工作,不過他們不公佈人數。

大量栽培本土博士

據新加坡官方的調查顯示,2005年年底,在新加坡為公共及私人企業工作的博士共有4,063 人,但大部份是外國專才。新加坡的本土博士僅有1,271名,不到總數的三份之一。看來,現階段,新加坡還處於依賴外國科究人才替他們闖尖端醫藥科技之關。

新加坡貿工部長林勛強在國會上說,新加坡的本土博士科研人才太少了,不足夠新加坡科技發展的需求,因此決定大量栽培本土博士及願意入籍成為新加坡公民的博士。

林勛強部長說,為培養新加坡博士人才,新加坡科技研究局(A*STAR)推出國家科學獎學金計劃和研究生獎學金計劃。到目前兩項獎學金計劃已頒發600份獎學金,未來五年還會再發出900份獎學金。

林勛強說,新加坡科技研究局的目標是要增加本土博士人數,以達到本土博士和外國博士各佔一半的比例。

新加坡海峽時報報導,新加坡科技研究局的目標是要在10 年內栽培出 1,000名新加坡本土博士。

我們參觀啟奧科技園時,他們特地安排一對孿生姐妹博士生陪同我們。這對22歲的孿生姐妹是張惠彬和張偉彬。她們是新加坡想栽培的1,000名本土博士中的第一批博士研究生。新科局頒發獎學金給這對孿生姐妹花,送她們到美國斯坦福大學攻讀遺傳學博士,條件之一是,學成之後,必須回來為新加坡效勞。她們也矢言,即使在國外遇到外國如意郎君,學成之後,必定回新加坡。私底下閒聊時,她們承認,她們的父親原本是馬來西亞人。

跨國藥廠前來發展

啟奧城生物醫藥科技園於20031029日正式開幕,成立才短短兩年多,已吸引到一些國際著名跨國藥廠到新加坡研發新藥。這成績令他們引以為榮。

英國GSK跨國醫藥企業在啟奧城設立研究中心。

為我們講解的新科局官員一再強調,世界著名藥廠,如英國的GlaxoSmithKline 、瑞士藥廠 Novartis 等已經到新加坡發展。GSK藥廠投資 62百萬新元在新加坡設立一個R & D中心。Novartis 在新加坡設立熱帶疾病研究院,從事研發治療骨痛熱病和肺癆病的新藥。Novastis 研究院的十年預算經費為2 億新元。

瑞士藥廠 Novartis 科學家Dr. Keller在啟奧城研發治療骨痛熱病新藥。

發展成熟需要 35

迄今啟奧城的科技研究還未取得重大的突破,只是有一些令人鼓舞的跡象。需要多久的時間,啟奧城才能為新加坡推出有重大經濟和商業價值的產品呢?哈佛大學管理大師,伯特教授(Michael Porter)訪問新加坡後說,照他的看法,新加坡的啟奧城生物科技園需要35年的時間,才能發展成熟,在經濟上有所貢獻。

對此,新加坡科研局主席楊烈國不以為然。他相信新加坡會更快達致目標。他說,時代不同了,科技進步了,因此他認為,新加坡只需一半的時間就能達到目標。他承認,生物醫藥研究不是一夜之間就會有成果,幸運的話,一種新藥能在10 年或15 年研製成功。

新加坡投入巨額資金,聘請外國名科學家來研發新藥,會有什麼風險呢?孿生姐妹花博士研究生其中的一位說,新加坡付出巨大精力和財力,研製新藥,但仍然會面對別人搶先一步,取得突破的風險。這個可能性完全存在。

陪同我們參觀啟奧城的南大理工大學一位前講師說,風險其實是很高。投入的資金龐大,是不是能取得顯著成果?多少年後才能取得顯著成果?還是個未知數。

30-12-2005

啟奧科技城的午餐時刻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