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July 2, 2011

同盟會與麻坡(八)

啟智夜學的貢獻


啟智書報社1946年出版的《青年月刊》。封面左下註明:三民主義青年團麻坡分團印。

興建啟智大會堂有的三位功臣。左一是啟智夜學董事長龔鑄山。


麻坡國民黨(前身為麻坡同盟會)外圍組織啟智書報社在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創辦了《啟智民眾夜學》,辦得有聲有色,對麻坡文化事業的發展,有很大的貢獻。

在日治時期,局勢動亂,許多麻坡青少年失去上學機會。同時,在日本人的統治下,麻坡所有華文學校和英文學校遭封禁,只有開設在中華學校《九思樓》的日文學校。

因此,和平後,麻坡有不少失學青少年和超齡學生。為了讓日治時期失學青少年有機會繼續受教育,啟智書報社決定創辦夜學。在中華學校董事和教師的協助下,啟智書報社借用中華學校課室,於1946年創辦《啟智民眾夜學》。這間夜學義務教導有心向學的失學青少年,同時讓英校生有機會在夜間接受華文教育。

啟智夜學成立董事會,中化中學董事龔鑄山負起董事長重任。他與王昌益校長、陳潤昌校長(兩人是中化小學校長)攜手同心,共同努力,讓啟智夜學蒸蒸日上,學生人數劇增。1950年,啟智夜學學生人數突破千人,成為全馬的最大夜學。

從戰後初期至五、六十年代,啟智書報社十分活躍,積極推廣青年健康文化活動,發揚中華文化,為麻坡培育富有文化意識的文化人,作出很大貢獻,寫下啟智歷史上光輝的一頁。

從1946年開始,除了創立《啟智民眾夜學》之外,啟智先後成立了《中正圖書館》,出版壁報《青年月刊》,成立歌詠隊、口琴隊、乒乓隊、青年團和婦女組等。進入50年代,啟智的活動擴展至組織銅樂隊、合唱團、戲劇組、成立啟智青年寫作學習會,出版《學苑》月刊。中化中學校友李雲溪、陳慶昌、鄭少煜、許錫禧、王燕婉等當年都是啟智寫作學習會的成員。

此外,據戰後啟智青年團幹事周祖慶的記載,戰後初期,啟智青年團成員每天要接受《新生活運動》訓練。啟智青年每日五時參加晨操,從麻坡三馬路會所出發,跑步到丹戎海邊,體操後再跑步回到市中心的中華籃球場。同時,每周六天晚上,團員必須到團部參加活動,接受新知識,並樹立犧牲小我,完成大我的精神。這些活動包括團義講解、時事分析、演講訓練、國際局勢辯論、編寫壁報和歌咏練習等。(見《啟智書報社73周年紀念刊》)



50年代初,啟智夜學校寫作學習會出版的《學苑》月刊。

1947年全柔啟智書報社青年團(三民主義青年團)在居鑾同仁書報社舉行大檢閱同仁書報社門口右邊柱上掛着《三民主義青年團》牌子。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