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March 5, 2018

古廟、元宵、三輪車



古廟、元宵、三輪車---
麻坡三輪車風情

年初二,坐三輪車,夜遊麻坡,重溫舊夢。


麻坡三輪車,近於走進歷史。想當年,三輪車與市民關係密切,是市內日常交通工具。

沒想到,年初二,麻坡夜,後巷文化街,受邀坐上三輪車,逛市區,看夜景。

三輪車緩緩行,坐在車上,往事浮現腦海。想起早年元宵夜,有時陪祖母,有時陪父親,坐三輪車,去古廟,請糖獅。長久以來,文化傳承,麻坡人保持元宵節拜糖獅的傳統,從胡椒甘蜜時代,到現代的工商業時代。

80年代的麻坡粵東古廟外觀。百多年香火不衰,元宵年年熱鬧。

2018年麻坡古廟元宵夜廟會場面。



坐三輪車古廟拜神

60年前,元宵節,我與祖母,坐三輪車,到粵東古廟,請糖獅,求保佑。麻坡粵東古廟,毗鄰後巷文化街,百多年前,是麻河沿岸甘蜜種植人的精神寄託。百多年來, 元宵節,擲聖杯,請糖獅,香火旺盛,熱鬧非凡。

想當年,每逢元宵節,通往古廟的幾條道路,人來人往,車水馬龍,入夜時分,燈火輝煌,一片人潮。

記得那時候我與祖母到廟里請糖獅,或稱豆獅,是有一定的程序和規矩。首先,我們必須擲聖杯,拋到笑杯和無杯,無資格請糖獅回家。要連續拋到三次聖杯,才能請到一只糖獅。不過,今年從廟里請回家一只糖獅,明年必須買兩只糖獅還給古廟,每年都是拿一還二。糖獅華麗獅身是豆糖,身上黏着五顏六色的彩毛,貼上兩顆閃亮的眼珠,十分好看。請了糖獅,擺在三輪車前方,人坐後方,馬來車夫踩著車,慢慢送我們回家。

古廟元宵請糖獅。早年請一還二,隔年加倍償還。

2018年元宵,古廟內擺滿糖獅(豆獅)。



調皮學生有請無還

做生意的人,元宵晚也可拋聖杯,向古廟拿兩元現金,摻合在自己的生意本,提升運氣,經營生意。不過隔年,他必須到廟里歸還四元,加倍清還。

那時有幾位顽皮學生,看到如此容易古廟就派錢,就學人擲聖杯,希望有機會獲得兩塊錢。廟祝看在眼里,知道他們只是調皮好玩,不想為難他們, 給了他們兩分錢,祝他們好運。

此外,糖獅味美,學生也擲聖杯,請糖獅。隔天拿到學校,與同學分享,高談元宵夜逛古廟,擲聖杯的樂事。他們請到的糖獅是有去無還。他們知道古廟不會追究,不必嚴守古廟的規矩。

Ladang-ladang Gambir

百多年前,華工在麻河兩岸種植甘蜜,出口國外,柔佛日益繁榮,華工功勞大。郭鶴年說,華人是經濟螞蟻,是開發東南亞的英雄,但未獲贊美(The unsung heroes)。華人比他人更勤勞,願意吃苦。


Kangchu Lenga Tan Ju Nguan

粵東古廟創建人,五條港港主陳裕源身穿清朝官服。他是早年麻河流域最能幹,最有聲望的港主,年輕時到印尼廖內打天下,中年時落足麻坡,開發麻坡,出產的甘蜜輸往新加坡和印度。

 



港主創建粵東古廟

百多年前,粵東古廟與華人到麻河兩岸,開發熱帶雨林,種植甘蜜胡椒的歷史,緊密聯系。

麻河第5條港港主陳裕源先賢是古廟創建人。當年一批一批華工來到麻坡,冒着生命危險,進入麻河沿岸的熱帶雨林,披荊斬棘,開山闢地。生活在艱辛環境下,為求平安,他們需要神明保佑。

陳裕源於麻坡開埠初期,出資800元,買下麻海墘街7間馬來人的房屋,從家鄉潮州請來玄天上帝神像1894,麻坡粵東古廟誕生,座落麻河旁。可是1913年,發生一場大火,古廟受損加上英殖民地要徵用土地街道於是古廟於1914搬遷到今天峇吉里路現今之廟址

年輕馬來車夫,身民族服裝,陪我們夜遊麻坡。



三輪車注入新生命

事過境遷,誰想到,2018年春節,我又坐上三輪車,夜遊麻坡。只不過當年是與祖母同坐三輪車,如今是與妻子同坐三輪車。當年是上了年紀的馬來三輪車夫,如今是剛離校的馬來小伙子當車夫。

如今麻坡有個計劃,打造文化街,打響麻坡名聲。於是後巷牆上有壁畫,牆下有三輪車,載客夜遊麻市,車夫當導遊,一路講麻坡的故事。這讓我有緣再度坐三輪車夜遊麻坡憶起塵的往事

麻坡有不少有趣的故事,有意義的歷史故事。這是一個王城,麻坡人常稱之為香妃城也可以說,這是黃亞嬌王后城,港主女兒之城。當年盛行港主制度,在此制度下,柔佛成為世界最大甘蜜輸出國,而麻坡是柔佛最大的甘蜜生產地,為柔佛帶來源源財富。

蘇丹后黃亞嬌是龍引港主女兒,是潮州人。麻坡嶺嘉港主陳裕源是潮州人,在當年麻河約20位港主當中,最有才華和聲望。他擁有一支舯舡隊川行麻河上,輸出土產,運進日常用品他曾在管轄港區內自行發行鈔票,影響力大。

麻坡有豐富生動的歷史故事,希望新推出的三輪車遊麻坡服務,能真正地扮演角色,傳播這些故事。車夫導遊的素質功力,他們對麻坡歷史的知識,舉足輕重。

希望這項麻坡三輪車計劃能順利進行,取得預期的成果。但願這項新計劃將帶給麻坡三輪車新的生命力,不致於很快消失,成為歷史。

三輪車夜遊後巷文化街。



讓小孩體驗早年麻坡三輪車風情。


馬來老漢踏三輪車,馬來老婦坐三輪車。


2 comments:

南馬小吳 said...

您好,

我是馬來西亞拉曼大學中文系碩士班的學生,亦是一名歷史愛好者。托鄭先生部落格之福,才對麻坡同盟會多有了解。

據您的帖文透露,陳先烈身前留有一冊小本子,系伴隨孫國父到南洋一帶募款記事所用,且本子上寫有地名、人名及募得款項等事宜。本人研究的方向是華僑革命史,遂對此史料實感興趣。

詳讀貴部落格後,未能發現對小本子內容有更進一步的介紹與披露,故冒昧留言詢問,吾人是否有幸能一覽小本子之內容,畢竟透過史料、文本與田野調查等方法,興許能填補不少歷史空白,發揮小本子之功用。


謝謝!


瑋岷上

南馬小吳 said...

您好,

我是馬來西亞拉曼大學中文系碩士班的學生,亦是一名歷史愛好者。托鄭先生部落格之福,才對麻坡同盟會多有了解。

據您的帖文透露,陳先烈身前留有一冊小本子,系伴隨孫國父到南洋一帶募款記事所用,且本子上寫有地名、人名及募得款項等事宜。本人研究的方向是華僑革命史,遂對此史料實感興趣。

詳讀貴部落格後,未能發現對小本子內容有更進一步的介紹與披露,故冒昧留言詢問,吾人是否有幸能一覽小本子之內容,畢竟透過史料、文本與田野調查等方法,興許能填補不少歷史空白,發揮小本子之功用。


謝謝!


瑋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