寮國舊都琅勃拉邦-----
歷經滄桑的唐人街
文:鄭昭賢
位於琅勃拉邦大街(早年為唐人街)的中華理事會會所。三種語文的紅色招牌十分顯眼。(鄭昭賢攝)
|
在琅勃拉邦(鑾巴拉邦)新華學校教師的陪同下,漫步至市中心主要大街法國街,逛琅勃拉邦夜市集。她告訴我,1975年革命之前,這裡是華人的天下,華人在這條大街開店經商,繁華熱鬧,當年這裡是琅勃拉邦的唐人街。
但是好景不常,革命了,“ 解放” 了,華人經商受到嚴格限制,90%以上的寮國(老撾)華人被迫逃亡外國。華人苦心經營的事業化為烏有,唐人街從繁華頓時變成死氣沉沉,冷冷清清。
從1986年開始,限制條例逐步放寬,這裡才重現生機。90年代改革開放後,旅遊業逐漸蓬勃,洋人遊客湧入,當年的唐人街目前搖身一變,成為洋人的旅遊街,西式餐館林立,餐飲旅遊業發達。
華人害怕紛紛外逃
據廈門大學南 洋研究院院長莊國土教授的研究,1975年前,舊王都琅勃拉邦有華人商店300家。1975年,老撾開始全面推行“社會主義”制度,推行極左的經濟、政治政策,全面實行對私有企業的“社會主義改造”,華人首當其冲,大部分華人離開了老撾。
琅勃拉邦新華學校(前身是中正學校)校長林紹能證實寮國華人這段辛酸經歷。在接受訪問時,林校長說,1975年,寮國華人紛紛移居外國。問他華人為何要外逃?他說,害怕嘛。他說,解放後,推行集體化、合作社,想搞國營農場和企業、搞公社,對華人經商嚴加管制。為謀求生路,華人走了,華人的產業沒了。但搞了一陣子,發覺不行,集體化政策才慢慢放棄。
昔日的唐人街,如今是洋人的旅遊街。商店建於1934年,屋頂牆壁上的年份清楚可見。(鄭昭賢攝) |
琅勃拉邦華社領袖許文華熱情地接待我們,在他家客廳與我們聊天,告訴我們當年華人的遭遇。他說,1975年革命後,華人放棄在唐人街的事業,90%的華人離開,移居加拿大、美國、澳門、泰國、日本、法國,唐人街變了模樣。
他說,革命後,90%的華人不得已離開寮國,少部分的華人留下,當年他選擇留下。他的同學參加了巴特寮(寮共),投身革命。他留在母校琅勃拉邦新華學校服務,並竭盡所能,力求母校新華學校有機會繼續生存下來。
他的同學,新華學校校友凌緒光,寮文名是宋沙瓦(Somsavat Lengsavad)參加了革命,目前是寮國副總理。新華學校現任校長林紹能對學校出了這位傑出校友感到自豪,特地開啟電腦,顯示凌緒光的照片,並說校友宋沙瓦是當今寮國人民革命黨政治局委員兼副總理。據報導,凌緒光對寮國的招商引資,改革開放以及加入東盟大家庭,作出積極貢獻。
琅勃拉邦中華理事會
許文華是琅勃拉邦中華理事會會長,也是琅勃拉邦新華學校理事長(董事長)。他也積極參與世界越柬寮華人團體聯合會的活動。他說,當今琅勃拉邦市區人口約4萬人,中華理事會擁有546名會員。
當天早上,我漫步琅勃拉邦法國街(前唐人街)街頭,發現琅勃拉邦中華理事會會所。中華理事會於1948年法國殖民地統治時代成立,是寮國華人最高領導機構。幾經風霜,今天琅勃拉邦中華理事會仍然屹立於這條前唐人街上,會所設於一座風格獨特的兩層建築物樓上。中華理事會的紅色招牌高懸樓上,以三種文字書寫,寮文、中文和法文( Association Chinoise Luangprabang),面對法國街,相當顯目。這象徵着寮國華人在這片土地重現活力。據報導,今天寮國的工商業活動,華人再度重居主力。
中華理事會樓下是一家華人經營的的餐館,牆上掛着一對華族夫婦肖像。餐館女主人告訴我,這是他的丈夫和她本人的照片,她是潮州人,她丈夫是永春人。另一張照片是泰國前首相他信(Thaksin)與餐館女主人合照,令我好奇。女主人的兒子說,前些時候,他信訪琅勃拉邦,與親友合照,她母親與他信有點親戚關係。他信是廣東梅州豐順人。照片顯示,早年住在泰北的華人與寮國華人互相往來,關係密切。
和尚列隊沿街化緣
當天大清晨,我們來到這條舊日的唐人街,如今的法國大街,目的是要看和尚列隊沿街化緣。一隊隊和尚於清早五時半從琅勃拉邦早年皇家的香通寺出發化緣,當地的虔誠善信,如今加上遊客,就蓆地坐在街邊,準備布施,向列隊經過的和尚送上糯米飯和餅乾等食物。
大清早和尚沿街化緣,成為琅勃拉邦的旅遊觀光重點項目。(鄭昭賢攝)
|
觀看和尚清早化緣目前已變成琅勃拉邦旅遊觀光的重點節目。但回想70年代中期,老撾當局一度取消正常的佛教活動,規定佛寺不得舉行集會,凡50歲以下的和尚必須還俗,以便從事生產,50歲以上者必須自謀生計。人民普遍不能接受這一政策,結果實施一段不長時間,只好取消,讓寺廟及和尚恢復傳統的佛教活動。如今旅遊業是琅勃拉邦的經濟支柱,和尚在這條舊唐人街上化緣,吸引外國遊客,協助國家賺取外匯。
精神壓力已解除
最後摘錄世界越柬寮華人團體聯合會2011年11月出版紀念特刊中的一段文字,讓讀者體會寮國華人這段辛酸的歷史。
“可惜好景不長,1975年老政權更變後,華人不得已放棄了自己嘔心瀝血辛辛苦苦建立起的家園和產業,而出國另謀生路。1975年前後出國的僑胞占百分之90以上。當時的情景令人感到心寒,尤其是留下來的僑胞心裡更不好受。極少數不得已留下者,看一步,走一步,聽天由命。”
“1975年後的十幾年間,留在老撾的僑胞,不論生活上和事業上都不順利,連辦學校也受限制,是最艱苦的階段。1990年改革開放,對商家的政策緩和許多。進入21世紀,老撾政府進一步實行改革開放。目前華僑的生活、事業各方面,可說是自由,不受限制,最令人欣慰的是精神上的壓力已解除。”
24-5-2013
大清早,台灣女學生老遠趕到琅勃拉邦布施,跪坐這條經歷滄桑的前唐人街旁,虔誠地雙手捧上布施食品。(鄭昭賢攝)
|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