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June 17, 2016

麻坡葡萄牙城堡



古地圖展現古麻坡風貌---
城堡、教堂、海關、欧式砖屋
文:鄭昭賢
 葡萄牙古地圖標明麻坡古堡和教堂的位置。

一張古地圖讓我們看到400年前麻坡的風貌,葡萄牙人占领下的麻坡。這應歸功於葡萄牙地圖學家、歷史學家伊利地亞(Manoel Godinbode Eredia )為我們留下的珍貴歷史遺產。

首次接觸到這張1604年麻坡古地圖時,令我驚訝萬分。圖中有城堡、歐式教堂和砖屋、海關海港长官花園,還有像我兒時見過的麻河口北岸一帶濃密的樹林。葡人古圖為現代人栩栩如生展現出古代麻河口的風貌建筑样式空间格局

三角城堡、教堂、海關

從伊利地亞繪制的1604年麻坡古地圖和他的著作,讓我们知道,400多年前,他在麻河口,靠近麻河小支流文打煙河(Bentayan)旁興建一座三角形城堡(FORTALEZA DE MUAR)。伊利地亞在他的書中說,他於160422日接獲葡萄牙總督的命令,在麻河口興建城堡。

三角形城堡,三個圓形碉堡,是軍事工程,也作為商場。

葡萄牙人當年建造的城堡不僅是一個軍事防禦工程,同時也扮演貿易商站多功能角色。他們的城堡也是商場、貨倉、海關、保護海上航運基地。海港海關長官也是地方上的最高官員。

這幅麻坡古地圖告訴我們,城堡旁邊的麻河畔,有一間天主教堂,並註明是天主教的“Our Lady of Hope”教堂。屹立麻河旁的教堂有直刺蒼穹的小尖頂,莊嚴優雅。

古地圖顯示,文打煙河河口左岸是城堡,右岸有樹木,可能是高大的雨樹。 接下來是葡萄人的海關局(XABANDARIA),隔一小河(可能是Tiram 河),是欧式砖屋(CASAS)。再隔一條小河是海港局長的花園(ORTA DO XABANDARIA),有圍籬、花草和樹林,景色宜人。

地图上还标明麻河北岸对面港Tanjung Gading , 南面的Tanjung Kerbau 和巴冬(Padang) 位置.

伊利地亞在他的書中記載了麻坡產黃金。他說,毫無疑問,麻坡的金山蘊藏黃金。他又說,麻坡海港局長多次發現這一 帶的河流有金砂。

400多年前,麻坡是在葡萄牙馬六甲殖民地的版圖內。依照伊利地亞留下的古地圖,想像一下當年葡萄牙統治下的麻坡有怎樣的景觀。商船開進寬廣的麻河河口,北岸沿河是郁郁葱葱的密林,南岸可見雄偉的城堡,一間面對麻河的高高尖頂教堂,河旁還有海港局,高大的雨樹,歐式的磚屋,海港局長的莊園,有圍欄,有整齊的樹木。城堡、教堂、歐式磚屋等顯示,當年麻坡的葡萄牙駐軍、商人和教徒人數不少。

史書記載,1615年和1616年,亞齊軍隊兩次進攻麻坡,與葡萄牙軍在麻坡激戰,破壞城堡,摧毀了葡萄牙在麻坡的建設。在荷蘭人擊葡萄牙人時,進一步摧毀麻坡文打煙城堡。如今這座城堡只見於史書上的記載,實體已不存在,但不知地下是否還有古堡的地基跡。

葡萄牙地圖學家和史學家伊利地亞為麻坡留下寶貴史料。

為國王繪制地圖

伊利地亞1563年出生於馬六甲,父親是葡萄牙官員,母親是武吉斯族公主。在馬六甲度過童年,13歲時,離開馬六甲,伊利地亞前往果亞深造。日後他成為一名數學家、天文學家、歷史學家,同時更是一名繪制地圖專家。他因此獲葡萄牙皇家任命,負起探寻新大陸,繪制新地圖的使命。他繪制了那年代最新最可靠的亞洲和東南亞國家地圖,呈獻給國王。

據皇家亞洲學會馬來西亞分會(MBRAS)出版的文獻記載,1600年伊利地亞受馬六甲葡萄牙政府重用,積極投身加強馬六甲的防衛工作。1602年,他進一步負起葡軍海上軍事活動的重任,率領一支葡萄牙艦隊,負責馬六甲以南地區的巡邏工作,防止馬來人以麻坡為基地,襲擊馬六甲和在馬六甲海峽上川行的葡萄牙商船。他指揮70艘葡萄牙戰船海上執行任務,並勘察從麻坡至寧宜(Linggi )一帶的海岸線地區。

1603年,葡萄牙人在馬六甲海峽的地位日益受到威脅,葡商船遭攻擊挾持。於是,伊利地亞於1604年,緊急在麻坡建造城堡,以最快的速度興建。同時他也下令在新加坡和Pulau Kundur建造城堡。

在此時期,伊利地亞率領葡萄牙海軍守衛馬六甲海峽,追擊敢於反抗的馬來人,摧毀和扣押馬來人的船只,放火烧毁馬來鄉村,擄獲不少戰利品。

近期,麻坡有人準備為麻坡申遺,希望麻坡能步馬六甲後塵,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他們擬定了五年申遺計劃,並積極整理和挖掘麻坡史料,在餐廳設麻坡歷史圖片走廊。

歷史學家謝文慶(Cheah Boon Kheng) 曾說,伊利地亞書中的許多重要記載是依據他擁有的第一手資料,因此十分珍貴。研究馬來半島南部歷史的後代學者和學生必須熟讀此書,挖掘書中記載的各個細節,善用書中的古地圖、說明和插圖。他認為,伊利地亞對麻坡古城堡有詳細的描述,後人可以依據他的地圖和記載,重造這個歷史古蹟,讓古堡的面貎重現世人面前。

希望有朝一日,麻河旁能出現一座仿造的文打煙葡萄牙古堡,讓葡萄牙人佔領麻坡的歷史不為人遺忘。同時更希望,有一天麻坡成為世界文化遺產的夢想能實現,吸引世界各地遊客到麻坡,在麻河上游弋。

29-2-2016   星洲日報副刊8-4-2016 刊登

資料來源----
Eredia’Description of  Malaca, by J.V.Mills---- MBRAS 出版
Sejarah Ringkas Muar ---- 作者:Dato Haji Abdul Shukor


古地圖標明,麻河旁有海港局,高大雨樹,歐式磚屋,海港局長的花園。

1602年伊利地亞繪制的葡人統治下的馬六甲版圖。海岸線從右下角的麻河(Rio De Mvar)口,伸延至西北的寧宜河(Rio Panagie)口,馬六甲河口位於海岸線中間,葡人統治地區呈半球形。


今天麻河河口和平安寧。4百多年前葡萄牙、馬來人、亞齊人戰船河口海上血戰。(鄭昭賢攝)
 

Friday, June 10, 2016

古麻坡在海底

武吉德烈武吉摩臨海

麻坡古海岬武吉德烈(Bukit Treh)的古珊瑚礁岩。

文:鄭昭賢

滄海桑田,古代麻河河口何處?在古代,目前的麻坡市區是否在海底?

翻閱麻坡歷史權威拿督蘇庫(Dato Shukor的著作才知道古代麻河口遠離當今麻坡市區數公里,麻河在武吉德烈(Bukit Treh )就注入大海,當今的麻坡市區是一個大海灣(Teluk Dalam),位於海底。

為探尋古代麻河口的蛛絲馬跡,28-3-2016早上,在麻坡史料組織Muar Historia)負責人張炳興夫婦陪同下,到麻河旁一座小山Bukit Treh)。

 武吉德烈(Bukit Treh)山。馬來人有不少神話傳說。

只見山腳下有一告示板,上書:此山岩石大部份是海石(Butu Karang)。記得小時候,在靠近當今麻河口的文打煙河捉小螃蟹時,撿到小海石(珊瑚石),只見海石佈滿小洞,拿來擦一下自己的頭髮,會有拔頭髮的感覺,十分好玩。沒想到,位於內陸的Bukit Treh山大部份由海石構成,這顯示古時的馬六甲海峽就在山腳下。

拿督蘇庫又說,在巴冬附近的武吉摩(Bukit Mor),古時候也瀕臨大海,他引用馬來古書記載的傳說:Kaki Bukit Mor itu asalnya tepi laut tempat ombak dipukul.古代,武吉摩山腳是古海灘,海浪拍擊的地方。

從地質學的角度,在古代,麻坡這一帶有兩個海岬,一南一北,武吉摩海岬在南,Bukit Treh山海岬在北,中間一個海灣(Teluk Dalam),麻坡市區當時還不是陸地, 而在海底。拿督蘇庫引用殖民地時代英國地質學官史克里溫諾(J.S. Scrivenor) 的著作佐證。史克里溫諾研究古代馬來半島海平面的變遷,他考證古代馬來半島西海岸的古海灘比目前的海平面高出約50英尺,古海灘與今天的大海相距數英里,如吉打州的古海灘離今天的海約6英里。地質學家的研究若正確,古代的麻河口在武吉德烈(Bukit Treh),古代的麻市這片地區是在一個海灣水下,那就不奇怪了。

武吉德烈地區有不少馬來人的神話傳說。據說,古時候,武吉德烈是沙蓋人(Sakai Laut dan Sakai Darat)活動的地盤,他們代代相傳口述不少動人的神 話故事。古老的故事告訴人們,在麻坡這個名字出現之前,這裡稱為Teluk Dalam,更早之前,是稱為Kuala

有馬來學者認為,古印度人發音不準,把Kuala稱為Kouli Koli。史學家許雲樵教授說,漢朝古籍中的〈拘利口〉(Port of Koli)就是當今的麻坡,麻坡歷史權威拿督蘇庫也認同這個論斷。

1-4-2016


山腳告示牌:此山大部份是Batu Karang Laut構成.

   筆者驚嘆,滄海桑田,古麻河口竟在此處。
地質變遷挺升,德烈山古老岩洞幾遭封閉,留下神秘寶藏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