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遺忘的歷史---
文:鄭昭賢
云雾缭绕的麻北金山。 (元偉勇攝) |
時光長河,浩浩蕩蕩,淹沒歷史痕跡。180年前,華人先輩冒着生命的危險,在麻坡金山地區開採金礦。這段血淚史,如今少人提起,鮮為人知。
南馬和新加坡地區,經常有人結伴攀登東甲金山,但到底有多少人知道近兩百年前,華人先輩冒險來到這座名山山腳一帶,忙於開採金礦?
記得小時候,天氣晴朗時,站在麻坡丹戎麻河旁,極目遠眺,只見巍峨金山屹立,令人响往。當時納悶,那裡並沒有黃金,為何華人把此山稱為《金山》?
華人到玉榭淘金
近期為麻北利豐港培華獨中編寫校史,查閱麻北地區史料,愕然發現,史書記載,金山一度是個盛產黃金地區。原來華人稱Mount Ophir 或Gunung
Ledang 為金山,緣出有因,並非無的放矢,而是反映歷史事實。想不到早年美國和澳洲有華工淘金血淚史,在我的故鄉麻坡,華族先輩也有一段類似的淘金血淚史。
《Sejarah Ringkas Muar》記載華人先輩在金山淘金的歷史。 |
英殖民地官員T.J. Newbold1833年在金山腳參觀華人採金,1839年出書記載華人淘金的血汗事跡。 |
在《麻坡簡史》(Sejarah Ringkas Muar)這本書中,第23頁寫道:英國官員紐波爾德(Lt.T.J. Newbold )1839
年出書記載,金山(Gunung ledang)地區的Gemih
是個開採金礦中心,金礦豐富,當地的居民是馬來人和華人。 同時英殖民地官員Newbold 在另一則報導中記載,他在玉榭(Gersik)巧遇麻坡天猛公 Engku
Said 。這位天猛公從麻坡帶華工坐船到玉榭,目的是要到玉榭郊區山丘一帶淘金。紐波爾德當時是英海峽殖民地政府與蘇丹的聯絡官。
我首次接觸到這本《麻坡簡史》,讀到金山、玉榭地區開採金礦史料,驚喜萬分。作者拿督蘇古爾(Dato Haji Abdul Shukor Ismail)於1917年至1928年,在麻坡政府中學High
School教書。
拿督蘇古爾寫道,金山有大小7個山峰,其中一個是Gemih峰,高1447英尺。1833年,玉榭附近的Gemih地區有16個金礦場,後來由於強盗猖獗,採金礦工銳減。新加坡自由西報(Singapore
Free Press)於1840年正月27日報導,強盗橫行,礦工被迫離開,當時Gemih村只剩下60名礦工。
1850年,馬六曱警察總監Thomas Bradell 訪問金山地區,他看到東甲民工運送日用品糧食前往Gemih礦場。1894年,美國記者兼作家威爾曼(Rounsevelle Wildman)在柔佛一名法官的陪同下,到金山考察,在Gemih河旁採到金礦石,十分興奮,記下他到訪金山的見聞。
海峽時報在1904年6月14日報導,英殖民地政府從東甲開闢一條公路,通往Gemih地區的Kanada Gold Mine金礦場。可見,到1904年,還有人在Gemih地區淘金。
強盜橫行殺害華工
進一步追查,慶幸找到了英殖民地官員紐波爾德(Lt.T.J. Newbold)的原著,1839年出版的Political and Statistical Account of the Straits of
Malacca。紐波爾德在1833年帶一隊人員,攀登奧菲山(金山)。他在印度兵和馬來人的陪同下,從亞沙漢進入麻縣地區,路途中,他遇到華人礦工在深山野嶺開採金礦,並生動地記錄下華人在深山中採礦的辛酸,為後人留下寶貴的歷史記錄。紐波爾德也訪問玉榭,記載玉榭附近的Bukit
Raya一帶盛產黃金。
紐波爾德在書中寫道,華人在深山老林裡流血流汗開礦,面對土酋欺壓,向他們徵收重稅。入山採金的華人每個月都必須按人頭計算,繳交稅金。同時,當地強盗橫行,礦工性命安全無保障,為了搶劫區區一點咸鱼和米糧,一小袋的砂金,強盗就向華人礦工下毒手。
紐波爾德記錄下一個血腥事件,在金山腳下的Rheim 森林裡,兩名華人礦工慘遭強盗砍死,陳屍森林中小路上。一人的頭幾乎被砍斷,另一人躺在數百步外,左手被砍斷,遍體鱗傷。看來這名礦工企圖逃命,結果還是慘死強盗刀下。
紐波爾德參觀了Gummi 河附近的Battang
Moring 金礦場,與華人礦工交談。礦工首領告訴他,在金山腳下的Battang Moring、Kedanon、Rejang、Kaddam、Tanong 、Paeedalum 、Berinjin、 Ayer Kuning和 Ayer Chambi等地,都有金礦場。以前,這一帶淘金活動繁忙,高達1000名華人在金山山腳森林地帶開採金礦。後來,由於苛捐雜稅,淘金獲利微薄,強盗橫行,生命難保,淘金人數劇降。最後剩下少數華工冒着生命危險和忍受土酋欺壓,繼續到這裡採金。
《麻坡簡史》記載,百多年前,東甲Payamas村長魯曼查在金山腳下淘金和收購象牙。 |
鄭和獲得金山黃金
紐波爾德在書中寫道,華人的特性可用幾個字概括:活躍勤奮、刻苦耐勞、不屈不撓和聰明。他們酷愛金錢,但不吝嗇,好賭,不少人抽鸦片,為了追求利益,甘冒一切風險。
為求證金山地區產金的歷史,筆者到東甲、木閣、亞沙漢和砂益轉一圈。木閣一名馬來友族說,早年金山腳下的確有黃金。在金山瀑布度假村,業主拿督鄭志強接見筆者。他說,在開發度假村時,泥機在山坡鏟土推泥,發現一塊金礦石。
拿督鄭志強告訴筆者,多年前,他在台北故宮博物館參觀一項歷史礦物展覽時,發現展會上展出一塊金礦石,標明是鄭和下西洋時從馬六甲的金山帶回中國的金礦石。他的談話符合《麻坡簡史》書中有關鄭和曾經到過麻坡金山訪問金礦場,取回一塊金山黃金,同時這塊黃金最後是收藏在台北故宮博物館的記載。不過鄭志強說,鄭和是派手下將軍到金山地區取得這塊黃金。
拿督鄭志強告訴筆者,多年前,他在台北故宮博物館參觀一項歷史礦物展覽時,發現展會上展出一塊金礦石,標明是鄭和下西洋時從馬六甲的金山帶回中國的金礦石。他的談話符合《麻坡簡史》書中有關鄭和曾經到過麻坡金山訪問金礦場,取回一塊金山黃金,同時這塊黃金最後是收藏在台北故宮博物館的記載。不過鄭志強說,鄭和是派手下將軍到金山地區取得這塊黃金。
同時,拿督鄭志強熱情地帶領筆者到數公里外的Payamas 村,拍攝早年淘金歷史有關的Payamas河。這條金山小河的下游就是東甲河。據《麻坡簡史》記載,一百多年前,Payamas 村長彭古魯曼查(Penghulu
Manja)在河的上游淘金,收購象牙和森林的樹脂,賣到馬六甲。
金山瀑布度假村業主拿督鄭志強(右)在金山腳下度假村告訴筆者(中),早年金山地區產金。
閱讀英國官員留下的寶貴文獻,回顧華人先輩180年前的事跡,感慨萬千。這個民族韌性強,面對千辛萬苦,都能忍受,只要能改善生活。
如今金山一帶華人開採金礦歷史己沉沒於時光長河深處,鮮有痕跡,但後人不應遺忘先人這段歷史,應努力發掘更多先人的足跡,讓後人知道,華族先人為了生活,甘冒生命危險,在深林野林裡打拼。
10-12-2014
發源於金山的 Payamas 河。早年礦工在此河上游淘金的歷史,如今已難找到痕跡。(鄭昭賢攝)
金山有7個大小山峰,這是位於東甲Payamas
馬來墳場(公路右旁)前方遠處的一個金山山峰。(鄭昭賢攝)
2 comments:
請問有沒有關於'Noose'和‘華爾氏’這兩個個早期英國專員的名字?
谢谢您的分享。身为麻坡人,我也终于知道为何这座山被称为金山了。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