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June 27, 2010

劉貝錦悲壯的一生(一)

馬來西亞的《大江大海》


1957年的劉貝錦。當年他被打成特務反革命分子,關進重慶監獄。


南僑機工劉貝錦悲壯的一生,可說是馬來西亞版的〈大江大海〉。

劉貝錦是戰前麻坡中化中學的傑出校友。
他滿腔熱血,在中國危急存亡的時刻,拋家棄子,率領594名南僑機工,奔馳在滇緬公路上,確保軍事物資源源運進中國

但戰爭結束後,國民黨容不了他,於1947年把他關在昆明獄中。
中國在五十年代開展〞三反五反〞,也容不了劉貝錦,指他是裡通外國的〞特務反革命分子〞,把他拋入條件極度惡劣的重慶松山勞改營,結果冤死獄中,於1959年結束悲壯的一生。


以下是他的儿子刘国胜对父亲刘贝锦的回忆:

父亲刘贝锦,福建永春人,在福建永春湖阳《桃源刘氏族谱》记道:“德章,乳名贝锦,字徊筑,簪侯次子,行五百四十九,生光绪壬寅年(1902年)四月二十三日午时……”(此族谱为1928年修订)。

34年带学生访上海

父亲是在马来亚柔佛州麻坡出生的,出生时家境如何,马来亚柔佛州应有记载。父亲从小能得到良好的教育。从小学到大学,一路走来,并懂得六国语言,家境应该是不错的。

父亲刘贝锦学习成绩优异,又与马来亚柔佛州世袭君主的儿子(常称皇子)是同窗好友。皇子的皇名叫冬古段。成人后担任了马来亚的世袭君主。1934年,应中国南京国民政府的邀请,父亲与冬古段商议,决定由父亲当团长,带领二十多名马来亚华文中学生回国观光。那年父亲32岁。回国观光团的地点是上海市。在祖国十多天的观光考察旅游中,使父亲深感祖国地大物博,锦绣山河,激起他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没有国,哪来家

1937年7月7日,日本军国主义悍然发动侵华战争,消息传到东南亚,广大海外侨胞义愤填膺,纷纷响应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主席陈嘉庚先生号召,捐钱捐物,支援祖国抗战。父亲侨居的马来亚柔佛州麻坡,离新加坡只有2小时车程,陈嘉庚先生在新加坡振臂一呼,父亲立即响应并身体力行,捐款捐物总是比其他人多且数额巨大。因此特别得到陈嘉庚先生赞扬,陈先生接见他并合影留念。(照片已被毁)

1939年3月,父亲已不愿只以捐款捐物的形式表达自己的爱国激情,他决心亲历抗战前线,回祖国参战,把日寇赶出国土,以表海外赤子之情。

1939年,父亲刘贝锦已是37岁,并建立家庭还育有两儿两女。大儿子妙才11岁,最小的女儿惠贞只有5岁。大妈郑卫泪眼婆娑地苦苦哀求父亲不要离开一家大小。

但父亲想到国家,民族已处在生死存亡关头,没有国,哪来家。他反复把这些道理讲给大妈听,承诺把侵略者赶出唐山即刻回来。父亲毅然报名参加了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服务团。

我想:人非草木,孰能无情。面对大妈的一双泪眼,面对4双无助的、恐慌的、幼稚的眼,父亲也许犹豫过,但最终还是选择离开了他们。是国家、民族的利益重重地压在父亲心上。他视祖国、民族的利益高于一切。

父亲是第三批回国的,也就是1939年3月27日,父亲义无返顾的踏上了回国抗日的征途。他把自家企业的十余辆道奇牌大货车装入回国的海船,自己和594名南侨机工在喧啸的锣鼓声中,在众亲友的簇拥下,踏上回国的大轮船。因父亲有文化,大学毕业,懂六国语言(英语、汉语、马来语、法语、泰国语、缅甸语)。有组织能力也有财力,他是第三批594名南侨机工的总领队。

华侨先锋大队队长

父亲带领着594名南侨机工回到了战火纷飞的祖国,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西南运输处将机工们全部集中在昆明潘家湾训练所进行短期的军事、业务培训。随后将驾车、修车技术精湛,身体强壮且特别能吃苦耐劳的部分南侨机工组织了一支华侨先锋大队,父亲被委任为华侨先锋大队大队长。

华侨先锋大队承担最繁重、最艰苦、最紧迫的军用物资运输任务。父亲带领先锋大队的战友们,冒着日寇敌机的狂轰烂炸,满载着抗战物资,行进在横断山脉之中。海拔500~3000多米、沿途悬崖、峭壁、陡坡、急弯、险谷、深溪的滇缅土公路,雨季泥泞粘滑,坑洼坎坷。亚热带丛林的毒蚊猖獗,恶疟流行。父亲与他的机工战友们,与天上的敌机斗,与险恶的路况斗,与恶性的疟疾斗,以生命和鲜血维系这条抗战运输线。

三年多的时间(1939.1~1942.5)抢运抗战物资45万多吨,日平均300多吨。由此,南侨机工在滇缅公路上的丰功伟绩,为世人所瞩目。南侨机工中的华侨先锋大队的突出表现,更是受到国民政府的表彰。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到云南昆明视察时,也特地与我父亲合影留念。(照片已被毁)。

1942年5月,日寇从缅甸入侵我国,滇缅运输线被迫切断,国内运输只剩下昆明至保山之间。

父亲率领的华侨先锋大队人员因战事牺牲三分之二,剩下不足原来的三分之一,总部设在云南楚雄。父亲与机工战友们继续完成保山至昆明的运输任务。

1945年8月,经过八年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国人民终于迎来了抗战胜利。这时父亲已再婚,我的母亲唐惠仙是云南楚雄人。抗战胜利的时刻,我已呱呱坠地,父亲因而给我取名刘国胜。

(上)



劉貝錦兒子劉國勝的全家福照片。左起劉娟、黃蜀娥、劉國勝和劉璐。

劉國勝小時因父親是〞反革命分子〞,他成為流浪街頭的孤兒。改革開放後,生活較安定,但不幸於1999年腦溢血去世。




劉貝錦記錄麻坡堂哥劉心地址的手迹。劉心是著名畫家劉抗和音樂家劉堅固的父親。


(另有劉貝錦生平介紹見〈中化高中第六屆部落格〉)

class61chhs.blogspot.com














4 comments:

Anonymous said...

are you wrong? he visit Republic of China in 1925 not 1934, he wrote a book to describe his trip, please read "劉貝錦歸國紀" (December, 1926) by Mr. 劉貝錦.

Tay Cheong Hiang 郑昭贤 said...

謝謝。網上可找到〈劉貝錦歸國記〉嗎?何處可找到此書?

Anonymous said...

泰國小姐Nangaen Chearavanont 的《Movie Stories》的第三章(7至47頁)的標題是星洲默片《新客(New Friend)》,似乎由第7至37頁都是剽竊自劉貝錦《劉貝錦歸國紀》的第六章『Investigation on Shanghai film industry』及第八章『旅滬常識』。其它部份就是1927年的維多利亞劇院座位表、從默片《新客(New Friend)》影畫特刊剽竊出來的文章及照片及一些香港報紙對該片在當地公映的描述。

http://books.google.com.hk/books?id=kE_eAgAAQBAJ&printsec=frontcover&dq=inauthor:%22Nangaen+Chearavanont+(Tse+Yin)%22&hl=zh-TW&sa=X&ei=3zQLU9fGOLCjiAfh-oCQBA&ved=0CDgQ6AEwAQ#v=onepage&q&f=false

许愫芬 said...

感谢您的分享与10月5日及6日的演讲与介绍中华历史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