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September 14, 2013

一段愉快的人生旅途

28年报人见闻 ----                          郑昭贤

 
在林庆金时代,星洲日报举行员工越野赛跑。作者在宿将组赛跑中荣获冠军,从董事长林庆金手中接过奖杯和礼篮。28年报人生涯期间,作者经历了星洲日报的胡文虎家族时代、林庆金时代和张晓卿时代。


          
在人生的旅途中,报人生涯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份。学
生时代结束后,由於受那个年代的社会主义思潮所影响,我经
历了八年的政治生涯,其中六年是政治拘留犯,接着是28年的
报人生涯。

回首过去28年,自己觉得,这是我人生走过的一段愉快的旅途
。虽然在这些日子里,出现种种波折和挑战,但这也使这段旅
程多几分姿彩。

总的来说,我满意我人生的这段经历,因为它使我见证了人类
历史长河中数项历史性转变,第一时间获悉和参与报导这些历
史性事件。同时,我自认自己确实十分努力,要求自己做好作
为一个报人应尽的责任。


                      中学时代的心愿

中学时代,我便对报馆的电讯翻译工作产生兴趣。记得有位同
学的哥哥当时是在新加坡星洲日报的电讯翻译组工作。听他说
,这项工作就像在读书,每天要不停阅读,天天在翻字典。那
时,我内心便有个愿望,希望将来我能加入报馆这个行业。

当时国际上的反殖、反帝思潮十分盛行。记得有位英文教师把
英文报章上的国际新闻拿到课堂上当语文教材,让学生阅读纳
塞总统收回苏伊士运河,英法出兵攻打埃及的新闻,结果遭到
政治部的警告。许多华校中学生受到中国和香港出版的左派书
籍所影响,出现一种准备献身於建立理想的社会主义社会的思
潮。

五十年代,星洲日报有两位着名的国外通讯员,专门为读者报
导和分析国际大事。他们是驻巴黎的流萤和驻伦敦的达人。流
萤的报导文章偏向於亲中国,达人则持中立态度,报导当时的
国际形势演变。作为学生,我经常阅读这两位名报人的报导,
引起我对国际时事的兴趣。

新马分家之后,星洲日报逐步地分成马来西亚星洲日报和新加
坡星洲日报两家报社。最初时期,马来西亚星洲日报没有本身
的电讯翻译组,日常所有的国际新闻稿都由新加坡星洲日报电
讯翻译组负责译成华文,然后电传至八打灵报社。

早年马来西亚星洲日报电讯组正忙于工作。右排前起是陈
宝卿、叶水源和郑昭贤。左排前起是李碧莲、江惜如和刘金
莲。后方左起是叶瑞屏和王锦发主任。

1973年,星洲日报招考电讯翻译组翻译员,准备成立本身的电
讯翻译组,在国际新闻方面不再依赖新加坡。

机不可失,我立即投函应征。皇天不负有心人,在八打灵报馆
总社参加考试后,我被录取了,终於实现了我长期来之心愿,
投身报界,开始这段逾四份之一世纪的报人生涯。


                    廿八年来五位主任

踏入星洲日报国际新闻组后,我就没有离开这个岗位。我从电
讯翻译组组员做起,做到副主任和成为主任,最后於二00一
年退休。

星洲日报国际新闻组(前为电讯翻译组)成立28年以来,共有
五位主任。在五位主任当中,我的任期最久,实际负责国际新
闻组的日常工作前后逾十年。

其他四位主任都是南大生。他们是黄和平、罗继炎、王锦发、
江惜如。他们都先后离开星洲日报,另谋发展。

我刚好是在廿世纪结束前的最后十年负起主任的职务。在那世
纪交替的阶段,国际政治发生剧变,冷战结束,世界各国纷纷
走上市场经济,科技进步,人类社会朝向全球化发展,多个亚
洲国家的民主改革步伐快速。这是我人生中忙碌的十年,也是
很有挑战性的十年。

退休的前一年,我获得马来西亚华文报刊编辑人协会颁发的新
闻事业服务精神奖。我觉得,这个奖是对我28年来在报业工作
的肯定,我有尽报人的责任,把时代的最新信息传达给读者,
让读者更容易和更快捷地感触到时代的脉搏。

                   四大事件最值回味

回顾28年来我在国际新闻组内所处理的工作,有四大事件最值
得回味。

越战是对我冲击最大的一宗事件。七十年代初我加入星洲日报
国际新闻组时,越战是当时最重大国际新闻。四份之一世纪以
来,我紧跟着这事件的演变,从越战战火熊熊燃烧到结束,到
中越战争,船民投奔怒海,直到越南、柬埔寨走上市场经济,
加入东盟。越战改变了我的思想看法和政治理念,相信在我们
那一代人当中,不少人有我这种历程。

 1993年,荣获第9届拿督黄纪达新闻奖的星洲日报同事与
刘鑑铨总编辑(左一)和陈祖排部长(右四)合照。作者
(右三)当时星洲日报国际新闻组主任。

廿世纪末期,出现了改变国际政治面貌的的重大事件,东欧变
天,柏林围墙倒塌,苏联瓦解,冷战结束。为着这历史性事件
,星洲日报国际新闻组成员日以继夜地抢先为读者详尽报导,
忙得不亦乐乎。在我的报人生涯中,这件事占个重要的位置。

这二十多年来,中国从极端的文革思潮,僵硬的思想框框,走
向改革开放,走向世界,使我在国际组内的工作增添了许多姿
彩。我站在新闻的第一线,报导重大的历史性剧变事件,中国
四人帮倒台,六四天安门事件,邓小平的改革开放,中国的面
貌起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在报导1989年的六四事件,紧
张得喘不过气来。我们受到误导,紧急推出「李鹏中枪」号外
,这是我报人生涯中最难忘的一件事。当我们获知真相,号外
已上市了,无从挽救。

最后是波斯湾战争。这是一场动用高科技武器的战争,也是媒
体使用高科技,把战场的信息、图片立即传抵报馆的一场战争
。面对这种新局面,作为报馆国际新闻的负责人,我必须打起
十二分的精神,紧盯着瞬息万变的战情,力求为读者提供最新
消息,其压力与紧张的程度可想而知。虽然挑战性强,但情绪
很高,工作愉快。


如今退休了,有充足的时间,回顾过去走过的道路,记录下我
在新闻线上所留下的足迹,和我所参与报导的历史性事件,作
为纪念。我也希望,我对这些历史性事件的所见所闻能供有兴
趣者作为参考。

2004
30多年前,星洲日報一群員工參加報館舉行的越野賽跑,
贏獲獎品,形喜于色。


Friday, September 6, 2013

东南亚华人的沧桑

按:為充實本部落格,接下來將刊載〈28年報人見聞〉
書中部份內容。





28年报人见闻--
 看东南亚华人的沧桑                          

作者: 郑昭贤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有两个重点。第一部份是反映东南亚国家华
人的处境和华人在逆境中仍然热爱华族的语文文化。
第二部份是反映东欧变天,冷战结束带来的冲击。

28年报人见闻--看东南亚华人的沧桑」是以报导
文学的形式,呈现这两个中心内容,不是以学术论文
形式来传达信息和看法。作者希望能把他所处的那个
年代海外华人的处境和国际意识形态关系剧变,通过
报导文学的方式传达给年经一代。

这是作者在华文报界服务28年期间,把亲自接触到的
,亲身所见所闻的真人、真事记录下来的结晶。作者
以报人的身份,到世界多个国家采访、观察,记录下
一些对本地华人会引起共鸣的人物与事件。

书中有一部份是记录柬埔寨华人所遭遇的苦难。在柬
埔寨的两次内战期间,作者亲赴战乱的柬埔寨,聆听
柬埔寨华人的心声。书中回顾这几十年来柬埔寨华人
坷命运,令我们感到马来西亚华人还是幸运。

二十世纪中叶意识形态的尖锐对抗,造成数批龙的传
人落难在泰北边区、泰东边区和泰南边区。国共内战
导致在泰北的美斯乐山区住着一批国民党残馀部队及
后裔。越军侵柬导致在泰柬边界一带,一度住着大
批柬埔寨华人难民。马来西亚实施紧急状态,大力追
剿马共游击队,导致在泰南的马泰边界山区,住着一
群一度充满理想,一生献身革命,如今白发苍苍,退
隐深山老林的前马共成员,大部份为华人。

作者先后深入这三个边区,与流落在那里的龙的传人
交谈,报导这些人在历史的冲突洪流中,走过的人生
沧桑之途。让我们的年经一代了解这些历史悲剧,希
他们能知道他们是多么幸运。

印尼华人也是历经沧桑,一九九八年五月发生的排华
事件举世震惊。作为华文报章国际新闻的负责人,作
者当时紧跟印尼事件的演变,与印尼华人联络,为本
华人报导印尼华人的处境。作者数度访问印尼,了
解印尼华人的心态。这些报导成为书中的部份内容。

在六十年代中期,文革激进思潮蔓延缅甸时,缅甸的
华文学校和华文报刊逃不过厄运。作者倾听缅甸华人
讲述他们的经历,以及经过三十年的封禁之后,缅甸
的华文报和华文学校再出发的新形势。

韩国华人深受歧视,本地报章很少报导。作者到汉城
,访问当地华文中学的老校长,听老校长谈韩国华文
教育的困境,以及韩国华人长期受到不平等的对待,
深深感受到,各地的少数弱势的民族都要面对受原住
民多数民族欺压的困境。

书中的第二部份内容是柏林围墙倒塌前后,作者到苏
联和东欧国家访问,了解当地人民对以往深信无疑之
意识形态突然崩溃的感受和对前景的看法。旧意识形
态的崩溃是二十世纪末期影响人类社会的重大事件。
这不只直接景响东欧国家,同时东南亚华人的心态也
不可避免地受影响。因此,第二部份的内容也与前一
部份有一定的关系。在新的形势下,东南亚华人的处
境也起变化。

「看东南亚华人的沧桑」力求以马来西亚华人的角度
看待周围地区华人的处境,以及国际大环境中意识形
态关系的剧变。在五、六十年代受华文教育的马来西
亚华人知识份子当中,不少受到意识形态关系之转变
的冲击。书中隐约地反映这些人的心灵感受。


在星洲日报服务逾四分之一世纪后,作者(右)于2000
年获马来西亚华文报刊编辑人协会颁发〈拿督庄智雅
新闻事业服务精神奖〉。




28年报人见闻 ---- 看东南亚华人的沧桑       
==========================================

 目录

1.   一段愉快的人生旅途   

2.   政治部人员到报馆抓人    

3.   会见落难的越南华人       

4.   马来西亚的反越战示威 

5.   闯进泰柬边界战乱区   

6.   会见柬游击队领袖               

7.   听柬埔寨华人的哭诉       

8 .  十七年后重返柬埔寨       

9 .  历史重演  保镖护送       

10.  私闯拉纳里德邸所               

11.  洪森总理在面前落泪       

12.  柬华只求生活安定               

13.  柬埔寨华文报重获新生    

14.  在柬投资的大马商人       

15.  柬埔寨杀戮场            

16.  第一次访问印尼          

17.  印尼梭罗市华人          

18.  富裕的弱势少数族群       

19.  94年印尼华文报的处境    

20.  98年印尼排华大暴动       

21.  网络上的假照片          

22.  缅怀曼谷通讯员锺开基    

23.  泰国华商为何比印尼华商幸运   

24.  亚洲金融风暴对泰华商冲击大   

25.  流落在泰北山区的华人    

26.  泰南森林里的故事(一)   

27.  泰南森林里的故事(二)   

28.  泰南森林里的故事(三)   

29.  泰南森林里的故事(四)   

30.  华教有望在泰国复兴?    

31.  缅甸华文报的复兴               

32.  韩国行的两大惊奇               

33.  韩国华人热爱华文教育    

34.  专访凤凰卫视总裁刘长乐   

35.  首度踏上苏联的国土       

36.  东欧人民奋起造反               

37.  可爱的美元,可怜的卢布   

38.  一个国家  两个社会   

39.  老共产党员的悲哀               

40.  老报人的兴叹            

41.  访民社党领袖--  吉西   

42.  民主化的群众大会            

43.  科尔满怀信心            

44.  走向资本主义的波兰       

45.  硬骨头的波兰老教授       

46.  女大学生谈波兰改革       

47.  波兰人接受挑战          

48.  仇恨恩怨宜解不宜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