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位華裔科學家,能夠在美國高科技領域闖出一片天,確實不簡單。我請林華安博士談談他的成功歷程,作為馬來西亞華校生的參考和學習。
林博士說,有一位美國學生曾好奇地問他,他如何能夠在30歲時,就成為美國大學的終生教授,到底他的成功有什麼秘訣?
他告訴這位美國學生,機會一到,一定要抓。有時最好的機會在敲你的門,你都不知道。這樣最好的機會錯過了,最好的機會就沒了。
職位不穩 奮發圖強
他說,他的成功有多個因素,其中有一個就是,當機會一來時,他能及時抓住機會。林博士回憶道,第一個機會是在1987年出現,他面對危機,老板離職,自己的職位不穩,他不得不奮發圖強,抓住機會,反而因禍得福。
1987年,林華安受聘于佛罗里达州立大学 (Florida State University)的超级计算机中心(Supercomputer Comput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中心的主持人是一位蘇格蘭教授。林華安是擔任這個中心的基因与生物物理组(Computational Genetics & Biophysics) 的主任,他的工作就是使用電腦,替他的老板计算有关DNA的属性变化(DNA properties and electrophoresis)。
他說,當時,他的蘇格蘭老板面對家庭問題的困擾。他的太太不喜歡美國的生活,他的女兒不適應美國的教育制度,成績一落千丈。太太吵著要回國,自己先帶女兒回蘇格蘭,並促丈夫立刻回國,不然要與他離婚。最後林博士的老板不得不離職回國。
他說,在美國的制度下,老板不在了,他的職位很可能保不住。他傷心了一、兩個月。後來,他告訴自己,自己的前途是由自己決定,不要气馁、 不要就此屈服。
他面对实验室里三台超级大计算机(supercomputer)、125台计算机(workstation),开始思索自己的未来!他想為何不抓住機會,自己獨當一面,做出成績給大學校長看。
就是因為老板不在,他有更大的空間與自由,同時也十分緊張,絞盡腦汁思考盤算工作的方向。他被迫加倍努力工作,結果在這個時期以個人的名字發表了不少論文。大學校長看在眼裡,知道是他個人努力的成果,對他就另眼相看了。他也因为这样,在30岁就得到州立大学终生教授一职 (Florida State state-line tenured position)。
洋人急於下班休閒
他說,他覺得很可惜,晚上实验室里擺著三台超级大计算机(supercomputer)、125台计算机(workstation),沒有使用,白浪費。當時基因工程组刚开始,数据库需求很大,正需要讓這些電腦發揮作用。
他說,由於他是主任,還有一點錢,於是他便請了幾個學生,充份利用這些電腦。
這時候他開始考慮將電腦與數學、物理學、生物學結合起來,探討跨领域科 学方式的可行性。1988年,他首先提出了「Bioinformatics」這個名詞,并开始从事信息与人类基因图 谱跨领域整合的研究,生物信息學就是这样诞生了。
1990年,林華安以一个年仅35岁的年轻亚洲科学家,邀齐了当时美国、苏联、法国、日本等各国国家基因组实验室的主任,发起世界第一届国际 生物信息學(Bioinformatics)学术会议。自此开启了世界各国政府预算支持、以及业界投入 Bioinformatics 的研究风潮。林华安连续十年担任国际 生物信息學大会主席。
協助亞洲國家
他說,他身為華人,對於華人世界生化信息學的發展特別用心,總希望在他能力範圍內,將生化信息學推入華人世界。他希望華人的科學能與西方科學並駕齊驅,或者迎頭趕上。
1999年,林華安博士協助廣州中山大學建立生物科技和生化信息學,廣州生物島(Bioisland )便是這項努力的成果。2000年,他出席北京清華大學成立生物信息學的會議。中國科學院基因研究所和北京大學請他為客座教授,啟動北大為中國生化信息學的大本營。2000年,林華安博士訪問台灣,晉見陳水扁總統,提出台灣發展生化科技產業的建言。他說,中國已經在生物科技的發展上投資大量金錢,也造就不少人才。台灣應該捐棄政治成見,與中國大陸合作發展生化信息學。
林華安博士說,2002年之後,他就常回來馬來西亞,希望在馬來西亞有所貢獻,很想在亞洲有所貢獻。他每次回來,就在台灣停留一下,又去香港,有時也到中國走一趟。林華安博士出生於馬來西亞的吉打州,小時候就讀於亞羅士打樟崙的指南華文小學 學,中學進入吉打州的東姑阿都拉曼國民中學。接著,他在吉華中學讀了三個月,然後,於1975年飛到英國。
到英國留學時他才16歲,讀兩年先修班,就進入倫敦大學帝國學院。1981年他獲得數學和物理學士後,再前往美國深造,於 1986年獲得生化物理學博士。1987年他獲得佛羅里達州州立大學超級電腦計算研究中心終生教授,並任基因運算研究中心計劃主任(Computational Genetics Program Director 1987-1995)。1992年他擔任美國國家癌症中心(United States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及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United States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審核委員。1997年,林華安在美國矽谷創立一家軟體結合數據分析顧問公司(DTrends) ,服務對象是生物技術、製藥及衛生保健等機構。
在美國,林華安博士的事業有成,但他不忘他的出生地,不忘他是華人科學家,想盡他所能,提升亞洲地區的高科技水平,精神可嘉。他在創業的過程中,遇到困難,遇到挑戰,他敢於把挑戰轉為機會,闖出一片藍天。這些素質是我國華裔年輕人和新一代科學家學習的榜樣。
2005年 9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