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September 12, 2008

走访柬埔寨杀戮场

柬埔寨华人系列(1997 年8月)


波尔布特处决异议份子的万人冢。


我们沿着一个个大墓穴的边缘走,一不小心会踏到半埋在泥土中的白骨。


清早,我们从金边驾车出发,向南行驶了大约一小时路程,来到柬埔
寨举世闻名的杀戮场(Killing Field)。这是当年波尔布特处决知
份子和囚犯的一个大型行刑场。

看守人收了10美元入门费,开门让我们的车驶进杀戮场内。这时正是
柬埔寨盛产龙眼的季节,只见一棵茂盛的龙眼树(下图),满树一串
串的龙眼


在这片宁静平坦的土地上,草木青葱,但在红高棉统治的时代,却是
一个鬼哭神嚎的人间地狱。

8 千骷髅堆积如山

眼前出现一座高高的柬埔寨佛塔。走进塔内一看,整座塔的内部
,满是骷髅,层层叠叠,从低至高,整整齐齐地排列着。这是当年死
於红高棉行刑队手下的柬埔寨知识份子、工人、农民、外交官,甚至
部长,所留下的骷髅。

我一生中从未见过这么多的骷髅堆积在一起。看守人说,塔内共收藏
8985个骷髅。



笔者与星洲日报同事郭清江(右)站在装满骷髅的佛塔前。

这些骷髅经专家鉴定后,按照不同的年龄、性别和不同种族,分门别
类地陈列。有些是男女幼童的骨骸,有些是壮年人的头颅,有些是老
年人的骷髅,还有少数白种人的骨骸,有澳洲人、有美国人。不过看
守人说,几名美国人的骨骸已由美国人运回美国安葬了。

塔内的空间本来颇大,但由於骷髅太多,馀下可让人走动的空间狭窄

。我们几乎是与一堆堆的骷髅擦身而过。看守人还若无其事地拿起堆
在地上的受难者遭处死时穿的衣服,以破烂肮脏的死人衣服,表演受
难者死前一刻遭蒙眼的情景。从这些衣服散发出来的灰尘微粒散发空
气中,在那狭窄的地方,我想闪避也无从闪避了。

两位同事年轻胆子大,阳气盛,竟然在塔内靠着骷髅旁拍照留念。我
觉得塔内阴气太重,只愿在塔外空旷处,以塔作背景拍照留念。

在看守人的带领下,我们到塔外附近的一片旷野。这是红高棉当年杀
人埋尸体的地方。

看守人一面走,一面为我们描述当年已经走火入魔的红高棉以各种残
暴的手法处决囚犯。他们用削尖的竹刺死囚犯,用当地一种棕榈树的
坚硬锋利支茎,割囚犯的喉。他们惨无人道地举起婴孩的腿,将婴孩
的头摔向一株粗大的树,活活摔死无辜的婴孩。

这些图片显示,在波尔布特时代,柬埔寨成为一个鬼哭神嚎的人间地狱。

一位对柬埔寨历史有研究的瑞士教师过后告诉我们,红高棉当时的做
法是,一人有罪,一家大小会惨遭杀身之祸 。

看守人指着前面一个个深坑,告诉我们这是经过挖掘,取出骷髅骨骸
放於塔内供奉的万人冢。一个个深坑,井字形地排列。

看守人说,只有86个埋葬囚犯的大墓坑已被挖掘,还有49个这类集体
坟坑还未挖掘。他指着前面一片长满矮丛林的地方,告诉我们那儿地
下埋葬着千千万万当年遭红高棉处决的人的骨骸。

在这一片平坦的土地上,有些低洼的地方,於雨季时刻,已变成了
沼泽地带。当年的死者骨骸就被浸在水中,无人理会。

我们沿着一个个大墓穴的边缘走着,猛然发现,地上有一些半埋在泥
土中的白骨。看守人俯身,随手在地面一挖,拿起几颗死人遗留下的
齿和一些碎骨给我们看。

按照常理,柬埔寨人既然挖掘这些万人冢,并建塔供奉死者骨骸,他
们应把地上的骨骸收拾干净。然而许多白骨仍然四散地上,此情此景
,不可思议。

东踏到一些白骨,西又踩到一些白骨。这种地方非久留之地,我们决
定转回头,不再参观。路经一棵大树,看守人还兴致勃勃讲述多少婴
儿死在那棵大树下。我可没有心情再听了。

极端思潮改变人性

我心里在想,人性真奇怪,它有善良的一面,但是,当人受某种极端
思潮迷惑时,人性也会变得极端邪恶,视邪恶的行为为理所当然的事
。希特勒惨杀犹太人,红卫兵狠斗右派反动份子,这些都是极端思潮
下的产物。

当年的红高棉相信他们能使柬埔寨比苏联、中国、越南更快地进入人类理想的共产主义公社社会。於是他们一声令下,废除货币的使用,禁止做生意,大规模驱赶城市人下乡集体劳动。谁敢违抗他们的意旨,他们就会理直气壮地将这些人消灭掉。

在波尔布特(右)38个月的恐怖统治时期,据报导,总共有170万柬埔寨人死亡。当地人告诉我们,死亡原因主要还是因为红高棉极端政策导致缺粮和缺乏医药所引起的。虽然这170万人中大多数是死於饥饿和疾病,但惨遭红高棉杀害者也有几十万人。

当年一些留学外国的柬埔寨知识份子,满腔热忱地回国投奔红高棉政
权,希望重建祖国,使祖国强大起来。但是,两年后,这些柬埔寨精
英份子却遭红吉蔑清算,打为右派份子,成为阶下囚,最后被送到我
们所参观的杀戮场处决,了结了他们宝贵的生命。

面对这些骷髅,我心里默默地想,这是时代的错误,他们不幸生於那
个错误的时代,落入极端思潮的魔掌中,变成冤魂。

我只能默默地祈求这类历史悲剧不会重演。

20-8-97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