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August 8, 2014

弔日军麻坡屠杀场----


巴力峇九山“婴儿劫”

72年前的巴力峇九山屠杀场,如今是一片宁静的榴槤园。



名画家刘抗对日军在麻坡巴力峇九山把婴儿抛高,以剌刀剌杀的暴行深恶痛绝。他以漫画《婴儿刧》为后人记录下日军的滔天罪行。
  


72年前,麻坡巴力峇九丰兴山发生惨绝人寰的〈婴儿劫〉惨案。绝灭人性的日本兵将婴儿往上空抛,举刀迎刺。



72年后,在巴力峇九丰兴山老居民黄进发的带领下,我们来到屠杀场,凭弔麻坡殉难忠魂。沧海桑田,小小山丘依然,山坡下小溪依旧,丰兴山变成一片郁郁葱葱的榴槤园和油棕园。

日本投降後,麻坡星洲日报记者李冰人在9-2-1946帶着憤怒的心情,记錄下日军毫无人性,在麻坡干下这宗暴行的史实。他写道:

 “稚龄的小孩,则由兽兵提抛,然后迎上刺杀。听说其中有个小孩子极其活泼可爱,临刑时骇极呼啼,耸身紧抱兽兵之腿,兽兵见其天真,忽有感触,不忍下手,回头斜睇在旁的指挥官,意思是代求怜赦。但不为兽官所同,结果只得一刺了之。”

麻坡记者颜保强1983年专访巴力峇九茶室东主冯鸿才。冯鸿才受访时说:

“他的叔叔刚巧骑脚车路过,看到一名宪兵将一名手无缚鸡之力的婴儿抛向半空,然后以枪上尖刀活生生戕剌婴儿身上,婴儿“哇”一声。他被现场酷刑吓呆了。”

巴力峇九老居民黄进发现年76岁,儿时与父母、祖父住在距麻坡市约6英里的巴力峇九丰兴山。日軍攻打麻坡時,他的家就位於巴力峇九屠杀场小山丘下。黄进发带领我们寻访屠杀场,他特为绘制一张简图,标明丰兴山屠杀场位置。


巴力峇九山屠杀场位置图。



他说,“丰兴山”是当年新加坡人拥有的胶林园坵,有150英亩,后来胶林出售转手,再转手,最后是分割成每单位5英亩,售给不同的园主,改种成榴槤园和油棕园。


他说,当年日本人用卡车押一批又一批的抗日份子和家属到他家附近的一个小山坡,惨无人道的屠杀就发生在那山坡上。杀人后,日本人命令住在山脚下的印度人老汉姆都负责埋尸。老人年老体衰,无法好好掩埋百多个尸体,只是草草掩埋,后来就让野狗拖尸,尸臭弥漫山林,臭气熏天。

他指给我们看印度人老汉居住之小屋所在地,但如今已不见踪影,只有一条清溪缓缓地流。他说,印度人夫妇住在那裡看守榴槤,其中一株榴槤的品质特佳。


儿时住在丰兴山的黄进发指向前方,告诉笔者,这就是当年日本人杀麻坡人的屠杀场。



黄进发说,小时候,他走路到约两英里外的小镇芭口辅南学校读书,每天要翻越发生大屠杀的那个山坡。记得小时候,他在胶林内学骑脚踏车,无意间看到地上有个圆圆的骷髅,小孩子不知天高地厚,竟捡起骷髅,拿来当玩具玩。


据麻坡中华公会1947年出版的〈麻坡华侨义烈史〉的记载,日本人在麻坡展开大检证,150多人被押到丰兴山胶林裡,遭射杀或刺杀,草草掩埋,有些尸骸暴露,任由野狗园猪拖食。


这本书指出,七七事变过后,麻坡人大力支援中国抗日,成为“筹赈模范区”。日本人怀恨在心,佔领麻坡后不后,就向麻坡人算帐,对麻坡人採取毫无人道的灭门屠杀行动。

〈麻坡华侨义烈史〉对丰兴山大屠杀有生动的记载。书中写道:

“就刑地点,即在幽静的胶林内,义士们抵达目的地,就全被押下车,强迫背跪在巴力沟边,然后喝了一声,刺刀齐举,刀尖直指心脏,咆哮地力迎刺去,一刀不足,继之二三刀,顺势以脚踢入沟中。前仆后仰,血花四溅,呻吟惨叫之声,洋溢整个峇九山,引得附近人家,为之掩涕战憟。”

这篇由麻坡名记者李冰人于战后初期写的报导和和当时麻坡名画家刘抗画的〈婴儿劫〉漫画,给我极大的冲击,引起我想找寻巴力峇九丰兴山屠杀场的原址。明年是日本投降70周年,日本人迄今对这些灭族屠杀行为并没有给人满意的交待,因此有必要让更多人,尤其是年轻人知道这些史实。


1946825日,麻坡鸣冤委员会的刘国七和余金鑑率工人到巴力九山挖掘骨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