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August 3, 2013

寮国华人面对之挑战



老挝华社领袖许文华谈 ----

寮国华人面对之挑战

文:郑昭贤


琅勃拉邦中华理事会理事长许文华在家中接受访问,畅谈老挝华教与华人面对的挑战。

琅勃拉邦华人最高机构中华理事会理事长,兼新华(中正)学校理事长许文华,68岁,出生于老挝,热心老挝(寮国)华文教育。他说,他的家族在老挝落地生根已是第6代,他自己是第3代老挝华人。他是新华(中正)学校校友,早年受过华文教育的薰陶。

此次琅勃拉邦之行庆幸获得许文华理事长的接见。他亲自驾车到旅店接我们到他家,在客厅中听他回忆他如何为华校的生存,为着办教育,想方设法,应变努力。同时他自豪地向我们展示他珍藏的学生时代文凭和奖状。1963年,许文华荣获中正学校颁发全校模范生奖状。1964年,他小学六年级毕业,获得颁发毕业证书和第14届毕业考试成绩第一名的奖状。这显示,在校时,许文华是位品学兼优的学生。

许文华就读中正学校时期,校长是来自北京大学的周中煊,接着是来自台湾省立师范大学的许靖。那时学校的中华文化气息浓,“礼义廉耻”为校训,中文水平高,培养出来的学生对中华文化有深厚感情。

许文华说,1955年,他就读中正学校。中正学校毕业后,他转入老文中学,其实这是一间法文中学,当年寮国教育基本上是由法国人掌管,学校的教学是以法语为主要媒介语,老文仅有一节课。中学毕业后,返回母校服务,担任老挝文教学主任。

1975年寮国易帜之前,中正学校除小学之外,还开办中学课程,到初中三年级,是一间有活力的华校。然而大环境骤变,中正学校命运难卜,令人忧心忡忡。许文华回忆那段艰辛的时期,他说,学校易名,改成新华学校,学生人数骤然剧降,从600人跌至300人,减去一半,接着又降至不足100名学生,前途堪虞。

新建的新华学校〈华文课室〉教学楼,优质木招牌百年不烂。(郑昭贤摄)
 

不是出卖华教

面对这种困境,许文华和关心母校命运的校友想尽办法,苦苦支撑,希望学校不会走向关闭的厄运。为求生存,新华(中正)学校的教学媒介语和学生族群的结构不得不改变。许文华说,这不是出卖华文教育,而是要在新的条件下继续保存华文教育,适应环境,力求生存。

许文华说,做事不能死板板。在以前的环境下,寮国华人学生在校学习华语华文,离校后,通常是帮父亲经营生意,没有问题。但环境变了,现在学生如果不精通老文,踏入社会后,就要面对就业难题。即使到老挝投资的中国企业,聘请人员时,也要求会老文。

许文华理事长强调,不管学校主要是採用什麽教学媒介语,教什麽语文,都要保留中文课程。一面要办好教育,一面要保存中华文化,这是他奋斗努力的目标。新华学校的华裔学生在2007年只剩区区11位,佔全校学生人数不到2%。但无论情况如何不如意, 学校招牌决不能拿下来。

许文华说,不久前,为了兴办汉语培训班,学校新建一幢〈华文课室〉教学楼。他特地挑选了一块质地优良的硬木作招牌,这面〈华文课室〉招牌可耐一百年。这事显示,许文华对华教和华族文化的感情。

如今,大环境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事实证明许文华有远见,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今天老挝又出现发展华教的新机遇,虽然前途还是困难重重。

环球校友回校团聚

许文华善于抓紧新机遇。2011年,琅勃拉邦新华学校欢庆65周年校庆,在许文华理事长的号召和组织下,分佈全球各地的中正学校校友返回母校团聚,成为琅勃拉邦华社一大盛事,场面感人。

许文华在2010年底致给环球新华(中正)校友的一封信中写道:
“回首校园的青春岁月,如梦如烟,却又历历在目,魂牵梦萦而又几乎触手可及。曾记否?当年母校成立之初,虽是设施简陋,您却能孜孜不倦地在知识海洋探索寻觅的那份激情;明月清风的夜晚,几个人围坐在石桌互诉青春衷肠的那份躁动;毕业前夕,我们与母校的那份依恋之情,以及即将踌躇满志,笑傲江湖的那份豪迈……”

“母校在历届校友们的关怀和支援下,几经沧桑,日臻完善。校友英才辈出遍佈天南海北。光阴如逝川,六十四年弹指一挥间,六十四年来,母校一直静静地守望着这片热土,默默地守视着您,像一位母亲守望着游子的归来。”



杰出校友凌绪光(前坐者)与早年同窗校友相见欢。凌绪光的寮文名是宋沙瓦(Somsavat Lengsavad)是现任老挝副总理。他致力于为老挝招商引资,发展国家经济。

来自法国、澳洲、美国、日本、泰国等地的校友终于在2011年返回琅勃拉邦,欢庆母校校庆。这批经历风雨,笑傲江湖的海外校友,与阔别三、四十年的老师、同学喜相逢,互相拥抱,十分激动。

新华学校杰出校友,贵为当今寮国副总理的凌绪光也回校与老同学和师长欢聚。现年68岁的凌绪光,祖籍海南,早年在中正学校受教育,能讲一口流利中文和海南话。他与老学欢聚一堂,希望学校努力培养下一代,让他们成材。当年教过凌绪光的老师回忆道,凌绪光就读中正学校时,是位很听话的学生,成绩优越,每逢考试,不是考第一名,就是第二名。

老挝新华(中正)学校经历60多年风霜考验,迄今仍然屹立不倒。同时,散佈世界各地的老校友不忘母校恩泽,饮水思源,返回母校欢聚,捐献和支持母校,设立网站介绍母校的历史与发展。柳暗花明又一村,学校理事长许文华居功不小。


老挝华人面对挑战

最后,许文华理事长向我们分析当今老挝华人面对的挑战。在新的局势和环境下,老挝华人重新获得自由经商的机会,但是许文华指出,现在老挝华人也面对很大的压力和挑战。

首先,老挝人不像过去少过问工商业,现在他们也想在工商领域有所表现,佔据地盘。他们有他们的地位和关係,可利用所佔有的优势和便利条件,给华人带来压力。第二,老挝华人也面对来自中国新移民的压力。中国新移民有他们的强势,土生土长的寮国华人在业务规模、资金和技术等方面难与他们竞争。儘管如此,许文华也指出,本土华人虽处劣势,但他们也具有其他方面的优势。来自中国的新移民难购置土地和产业,本土华人可利用此优势,出租土地、房地产,同时,本土华人熟悉本地情况,与老人关係密切,新移民需要与他们合作。

根据世界越柬寮华人团体联合会2011年纪念刊的报导,目前老挝登记在册的华人华侨大约3万人左右。老挝华人华侨艰苦奋斗,灵活经营,为当地的经济繁荣注入了很大的活力,赢得了政府的信赖和好评。

在许文华家中,短短的一席谈,让我印象深刻。心想眼前这位老挝华社领袖具有智慧,在困境时,善于应变。他一面融入当地社会,一面力求保住华教,保住中华文化的根。在困难的环境下,他不懈努力,寻求生存和发展之道。

8-6-2013


 1964年许文华的小学毕业文凭和奖状。文凭上方印有孙中山肖像和青天白日满地红旗。

琅勃拉邦中华理事会理事长许文华在其住家前。


新华学校校长林绍能(中)、副校长喜萨瓦(左)与笔者。